![]() 《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文学精选》,杜鸿 朴素 啸傲子主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4月版 王小波去世十周年曾引发媒体一股纪念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启动的一项征文活动历时一年结束,于近日正式结集出版,书名为《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文学精选》,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为小说卷,下为散文卷,作者阵容基本囊括了活跃在网络文学论坛、非主流出版物中的名字,当然,也不排除诸多投靠传统媒体向主流进军的一些作家。 阅读这本书,避免不了要带着些对王小波的崇敬之心,遗憾的是,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这本书在纸张质量和文字排版上,有些差强人意。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成为非主流文学的一个优秀选本,它如同早期被盗版书商当作黄色小说出版的王小波作品一样,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下,闪烁着文字独特的魅力,偶遇精彩的段落,不禁会令人抚卷叹息,原来写作可以这样有趣,原来阅读可以如此快乐。 个人阅读趣味所限,《后王小波时代》中的文字,并不是每一篇都喜欢,编者的选择尺寸比较开放,一些流行于网络的泛泛之文也收录了进来,同样,一些看上去很像是严肃文学作品的文字,掺杂在诸多嬉笑怒骂的文字中,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可能是我的一个错误看法,认为凡是向王小波致敬的作品,就必须带有戏谑、有趣、黑色幽默等独特的王小波符号,孔子门生三千尚且良莠不齐,怎么能要求“王小波门下走狗”整齐划一呢? 编者对“后王小波时代”给过诸多定义。但我所理解的“后王小波时代”,其实就是“网络文学时代”。在网络兴起之后,无数自由撰稿人和文学爱好者,突破了传统刊物对自己的压抑,自由发表给文字带来了活力、给思想插上了翅膀。王小波和网络文学可谓一拍即合。所以,与其说《后王小波时代》是一本“王小波门徒”的作品展示,不如说它是一部近年来网络文学的精选,阅读这本书,会对王小波的一句名言有更深的体会,“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只是,如何得到一流的作品,你无时无刻不得保持一双发现的眼睛。 习惯了传统阅读的读者,看这本书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文字表现形式的五花八门,内容风格的千奇百怪,几篇看下来,很容易令人眼花缭乱,不过这倒也符合网络写作的特征,这百余篇文章,如同打碎的镜子,每个镜片都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纷乱和荒诞,只是,这纷乱中有着一种奇怪的秩序,荒诞中隐藏中令人心动的真实。王小波所倡导的“特立独行”,在“后王小波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走狗们”已经不再单纯地只崇拜和追随王小波,他们已经开始在尝试着摆脱王小波,各自走向他们所认为的“诗意旅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