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程永新:所有的记忆都在抵御感伤

http://www.newdu.com 2020-09-2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程永新 写作
    我在个人简历里给自己贴的标签是“职业编辑,业余作家”,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懒散懈怠没有毅力不够专注欲望太多找托词。当文学编辑对写作肯定是一种伤害,看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就眼高手低。记得我的朋友叶兆言说过,写的作品多了总会有好东西。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有那个毅力那个专注度,你要抵挡得了生活中的诱惑。我们常常会在私底下称赞某某人是天生的作家,这句话除了赞美他或她的才华之外,更多的是在赞美他或她的执着、毅力和爆发力。要说伤害,刘恒王安忆叶兆言苏童金宇澄不都是从职业编辑走向职业作家的吗?年轻一代不还有石一枫马小淘雷默他们一边写作一边编着刊物的吗?
    《钱江晚报》的萧耳曾经向我提过一个尖锐的问题,离场与在场。我是以自己为例来回答她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下了班我就躲在一个小阁楼里拼命写作,那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好作家。但编辑工作与写作是有矛盾的,《收获》编辑部的传统也不鼓励编辑写作,久而久之就懈怠了。写作是孤独而寂寞的长跑,我天性懒散,心思也不够专注,有时觉得一切好像都是命数。
    那些离场的人也许各有各的原因,但在场的作家一定是具备意志力和耐力的人,像莫言王安忆苏童格非迟子建等一批好作家,都是经历过一次次的蜕变才走到今天的。余华从《活着》开始,就开始了转型。那是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是经过深入思考后的明智选择,很多人无法完成转身,就是因为没有抓住历史的节点。
    文学是永远的梦想,曾经沧海难为水,阅历越丰富越有用文字来表达某个瞬间的冲动。很奇怪,宿醉之后醒来,有些瞬间烟消云散,而有些瞬间像矿藏埋在了心底,而且还会像海洋下面的植物,茎须倔强地向四周生长。写写邓丽君与一个时代的关系,一直是缠绕我的一个念头。今年年初开始,新冠来袭,每天禁足在家宵夜,把冰柜里的红酒全部喝完,体重重了七八斤,照照镜子,实在讨厌自己那张虚胖的脸,夜观暗黑的星空,感觉人类在宇宙中是何等渺小和无力。终于有机会可以沉下心来,试着把那些个挥之不去的执拗念头用文字表达出来,从二月到五月,完成了两篇小说的初稿和一堆不像样的诗歌。
    写这篇小说总被一种感伤的情绪所围绕。曾经因为邓丽君去了清迈。邓丽君是一个时代的女神,她启蒙了我们那个时代无数人对流行音乐的认知。还记得大学时期的学生宿舍,劣质的手提录音机开得震天响,邓丽君的歌带一遍遍地回响,提振所有人苦读的精气神。在清迈,在美萍酒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有一个细节让人的心微微刺痛:他告诉我们,邓丽君的生命走向终结前躺在汽车里一遍遍呼喊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妈妈!
    略萨说他的写作,一直都是从记忆中的影像出发。邓丽君离世前的那个细节就像明灭的星火,始终在远处的旷野里熠熠闪光。我要做的就是节制节制再节制,不要被巨大的伤感情绪所击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