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亚理斯多德:《诗学》,见《诗学》《诗艺》,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页。 ②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页: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页。 ③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第4页。 ④安伯托·艾柯:《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144、145页。 ⑤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事件》,阴志科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3页。 ⑥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和意识的中心》,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⑦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62页。 ⑧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⑨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第121页。 ⑩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张寅德译,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第23-24页。 (11)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第98页。 (12)(13)(14)(15)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6、101-103、4-5页。 (16)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页。 (17)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8)(19)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第87、89页。 (20)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04页。 (21)参见理查德-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王广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22)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第206-208、24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