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整本读书快落伍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方助生 参加讨论

    也许,“整本读书”快落伍了。
    日前亲历了一幕真人版神话:某位知名特级教师讲座时展示自己读书的海量:两年进修,他竟然读“完了”大学图书馆30万册藏书的3万册!如果把仅仅浏览书的标题也算成阅读的话,3万本已经是一个相当礼节性的数字——这般“闪读”,想必唯有“马作的卢飞快,一夜长安观花”之类“混搭”可堪媲美,令人心痒痒兮,“不胜区区向往之至”。
    就阅读而言,这是一个猛火爆炒、多拉快跑的年代,一个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年代。然而,出版物愈是洪波涌起、挟泥沙而俱下,整本阅读、整本精读的修为才弥足珍贵。
    俞敏洪曾说,如果志在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精通十几本书足矣!这就好比修桥:滔滔洪流之中,只要立定几根桥墩,就可一桥飞架变天堑成通途。“桥墩”的选择,最为重要,但斟酌之后,就全赖功夫,即整本精读,即为“砍得开、看得透、收得拢、联得上、道得破”五项修炼。
    一本书,其文字的含义、作者的思路、成书的线索,永远都躲藏在山重水复之后难得一睹真容。这时候,书如同一条泥鳅,理解的触手刚刚碰到它,就被它哧溜逃掉。而“砍得开”的读者有如庖丁解牛,从标题、前言、目录和后记,会意到筋骨之所在。
    读书人,假如能够从一个关键概念入手,理出行文上下前后的关联,进而抓住全书经络,并淘沥出文字背后的立意,使作者的视野同读者自己的视野相互融合,由此兴发出万般感喟,构建起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么到这一境界,书就算“看透了”。
    砍开,看穿,散珠碎玉一地琳琅,还需要收拢。合上一本书,读者如果没能发表出一句浓缩为“总结性陈词”的点评,说明“四方形的肉块和椭圆形的胃尚未充分磨合”,食物还是食物,还没有变成自己的营养,阅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尤其阅读艰深的严肃读物时,每次掩卷最好都能做一个印象性小结。尽管,它可能是不确切的,但却是极其必要的。
    孤立地就一本书论一本书所获终究有限。一本好书的背后,往往会有更多的好书相互秋波频送。许多时候,突破一本困难的好书,往往是从另一本看似不相关的书那里打开缺口的。比如,笔者起初接触《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关键概念“范式”,在书里怎么上下求索,始终觉得混沌模糊。待读到《全是赢家的学校》里结合教育改革对“范式”的诠释,顿时豁然开朗。再如,把卡尔·波普尔、哈耶克、贡布里希、索罗斯等作者拉一块儿扎堆读,就时时会有“莺莺拒绝的,红娘给你”之类的望外之喜。这层功夫,叫“打通”。
    读书的初衷原本是要为必然的人生添附自由的羽翼,但事实上,化书为翼者往往寥若晨星。书,常常高高地竖立在那里,像一堵堵无言的墙,有时读得越多,这堵墙反而围得愈密。剩下的,就是要破壁高飞。道破一本书的天机,等于爆破一座监狱的围墙,需要的不是语言,是行动,是自信自强自立的大智慧兼大勇气。面壁十年图破壁。
    回头再思“3万册”,依稀仿佛似乎瞥见3万堵围墙间左冲右突的读者——那“破”了的,不是迷墙,估计是读者的头颅……(四川宜宾翠屏区教师培训中心 方助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