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塑造乡村新农民 书写时代新史诗

http://www.newdu.com 2020-09-18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乡村题材 新时代乡村
    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召开后,河北省作协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召开了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暨推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创作座谈会,认真传达、学习了铁凝主席重要讲话和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精神,并就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全面开展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动员令,也是河北文学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全省广大作家以此为契机,不辱使命,潜心创作,努力塑造乡村新农民,书写时代新史诗。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继承河北乡村题材创作传统
    河北作为一个乡土文化底蕴深厚、红色革命文化灿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著的农业大省,有着优良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和丰富的农村生活题材创作经验,曾孕育出许多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里,农村生活题材是河北文学除革命历史题材外尤为重要的创作领域,李满天的《白毛仙姑》、谷峪的《新事新办》、申跃中的《一盏抗旱的灯》、张俊的《尾台戏》、潮清的《合婚台》、张朴的《水上姻缘》、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作品以昂扬的旋律、欢快的笔调描绘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精神面貌,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河北文坛出现新风尚,以孙犁为旗帜,以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为创作主力,活动范围覆盖京、津、保等地的“荷花淀派”成为当时河北乡村题材作品的代名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审美印记。
    新时期以降,河北乡村题材创作又迎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广大河北作家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出一批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乡村题材精品力作。贾大山的《取经》《村戏》《梦庄纪事》、“掌柜系列”,铁凝的《哦,香雪》、“三垛系列”、《大浴女》《笨花》,何申的“乡镇改革系列”,关仁山的“雪莲湾系列”,胡学文的“坝上乡村系列”等文学作品,扎根燕赵沃土,紧跟时代步伐,助力改革开放,深刻描绘了广阔的河北乡村社会生活图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国作协、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与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作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始终坚持高站位、深谋划、重实干,积极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主题创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河北作家创作的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达1000余部(篇),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个门类,既有对党和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也有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队员们工作生活、情感心灵的生动反映。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金谷银山》获得“《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大奖”,入选“第六届我最喜爱的河北十佳图书”。李春雷的脱贫攻坚题材书写,既有关注河北脱贫攻坚实践的《大山教授》,也有聚焦甘肃定西精准扶贫的《妮妮下乡》,生动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风骨有担当的新时代扶贫干部形象。根据郭靖宇、杨勇创作的脱贫攻坚题材剧本《最美的乡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2020年在央视播出,获得收视率和美誉度双丰收。
    守正创新,践行“四力”,塑造河北乡村农民新形象
    深刻领会新时代的新特征。关于新时代乡村新农民的创造,不仅是文学史画廊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也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新人”,同样还是那些能够表达时代要求、与时代构成同构关系的新的人物形象。因此,广大河北作家不断强化思想修养,提高认知水平,提升整体视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以及河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乡村的历史性变化和新时代河北乡村的发展前景。磨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脑力,凸显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书写河北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业绩,反映脱困群众的主体感、获得感,展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崭新风貌和燕赵文化深厚底蕴,以鲜活立体的新时代农民形象打动读者、震撼人心。
    切实践行“四力”新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乡村是文学之根,人民是文学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河北省作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组织作家深入扶贫一线,采写真实感人、振奋人心的扶贫和脱贫故事。2019年,省作协主席关仁山、副主席李春雷参与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为塑造好人物形象,关仁山多次深入阜平县城南庄、骆驼湾、顾家台、龙泉关、黑崖沟等地,采访当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李春雷积极深入张北县实地采访,为创作反映攻坚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积累丰富素材;省作协专业作家、文学院签约作家也通过挂职锻炼、定点深入生活基地、主题创作采风等形式,先后有80余人到农村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创作推出了报告文学《筑梦2020——河北省扶贫开发纪实》《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鹞子河寻梦记》《太行攻坚》等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脱贫攻坚题材作品。
    充分重视“新人”形象的真实性问题。农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组成的集合,因此,河北乡村题材创作在整体性和个体性两个维度上展开,努力实现“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有机统一。作家们在塑造新时代农民的时候,既真正走近人物原型,深入他们的内心,同时也在人物身上审视和挖掘出时代所赋予的精神特质,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来展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生活的美好,传递向善向上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关仁山在“农民三部曲”第一部《天高地厚》后记中写道:“农民可以不关心文学,但是,文学万万不能不关注农民。”他多年来一直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尤其关注当下变革的乡村现实,塑造了一系列有血肉、有情感、有筋骨、有道德、有理想的新时代农民形象,比如《天高地厚》里的鲍真、《麦河》里的曹双羊、《日头》里的金沐灶、《金谷银山》里的范少山等。
    精心淬炼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创作从来都是开放的,这就需要作家在艺术观念、艺术方法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求新求变,萃取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博采世界优秀文学之所长,为时代农民新人的成长找到“适配”的表达,向新人的心灵深处开掘,以一个个鲜活的新人形象,多角度多层次揭示独特的“这一个”在消除贫困、改变乡村落后面貌过程中的精神追求与内心世界,锻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型人物。塑造农村新人形象,一直是关仁山不懈的思想艺术追求。这种强烈的意识,鲜明地投射在《金谷银山》的主人公范少山身上。这个在北京卖菜的农民,执意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白羊峪。他的最初动机并不高远,只是想保住这个家,别让乡亲们搬迁到陌生的地方。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他才慢慢具备了现代意识,开始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家园。而他自己也在实践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现代农民,一个自觉带领群众致富、为百姓谋福祉的共产党人。关仁山也通过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当代农村的新现实,突出了主题内涵中的新时代意义。
    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书写新时代河北乡村新史诗
    今后一段时期,河北省作协还将积极响应中国作协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题材文学创作的号召,把乡村题材创作与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乡村题材创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精品创作。面对燕赵大地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河北省作协紧密围绕“出作品、出人才”的工作要求,认真规划、统筹推进,在重点作品扶持、文学评奖等方面进行倾斜。《长城》《诗选刊》《人物周报》和河北作家网等,积极策划相关选题,组织专题专栏,推出了一批扶贫题材的重点作品。尤其在2020年度重点选题中,省作协设立了“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项资金,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论证修改、出版传播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在《2020年度重点选题指南》中提供具体指导意见,引导全省作家关注河北脱贫攻坚事业,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创作一批真实记录河北脱贫攻坚实践的优秀作品。
    二是聚焦决胜脱贫攻坚主题,抓好重大题材创作。2020年,河北省作协重点打造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电视剧本六部:关仁山创作了反映骆驼湾、顾家台两村脱贫致富经历的报告文学《太行沃土》,李春雷创作了反映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脱贫攻坚历程的报告文学《金银滩》,程雪莉创作了呈现脱贫攻坚历史进程及典型做法、典型人物的报告文学《扶贫礼赞》,水土创作了反映驻村扶贫干部生活的长篇小说《还你一个仙女湖》,阿宁创作了反映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民摆脱贫困的渴望与奋斗经历的长篇小说《插剑岭》,杨勇创作反映了青年共产党人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电视剧本《最美的乡村》。一批中短篇作品在重要文学报刊相继刊发:关仁山的报告文学《太行山上挂金伞》《太行山上挂红灯》《太行山上的夜莺》分别在《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政协报》刊发,杨辉素的报告文学《太行山里有个车谷砣村》在《人民日报》刊发,黄军峰的报告文学《金莲花开》在《河北日报》刊发。重要文学期刊推出相关主题专刊、专栏:《诗选刊》杂志组织编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栏,目前已推出3期专栏和多期公众号作品,发表15位诗人的50余首诗歌,12月将推出专号;《长城》杂志推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栏;《河北作家》杂志举办“梦圆2020——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征文活动,11月将推出专刊。
    三是积极组织文学活动,营造浓厚创作氛围。在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中,河北省作协组织开展了“扶贫一日”采访创作活动,选派40余名作家,分成11个采写组,对河北省委组织部确定的41个精准扶贫工作组进行采访,通过与扶贫工作组队员座谈、实地考察、采访干部群众等形式,以“扶贫一日”为主题,进行采访创作。创作完成后,邀请专业编辑人员进行论证修改,并积极协调出版社,集结出版了28万字的《扶贫纪实》一书,真实反映了河北省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以及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开展扶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送文学下基层”公益讲座等形式,组织作家到行唐县、阜平县、涞源县等国家级贫困县,面向当地基层作者开展文学讲座,播撒文学“种子”。各地市作协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向祖国汇报——光荣岁月里的秦皇岛奋斗者们”主题创作活动、“以人民为中心·文学助力扶贫攻坚”采风活动等,进一步营造了创作氛围。年初,河北省作协启动了“梦圆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文学作品,优秀作品将在《河北作家》分批发表,并将结集出版。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当代作家开展乡村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大作家将以贯彻落实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学在“扶智”与“扶志”方面的独特优势,持续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认知新鲜事物尤其是新时代中国乡村经验的能力,不断创造出更多展现时代精神的乡村“新人”形象,努力书写新时代河北乡村新史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