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观众有了,作品在哪?

http://www.newdu.com 2020-09-07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未来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这句话用来形容“三体”迷们这几天的心情,恐怕颇为贴切。
    近日,美国知名流媒体平台网飞宣布把刘慈欣小说《三体》三部曲改编成剧集,由《权力的游戏》主创亲自操刀,刘慈欣本人也将担任顾问。消息一出,国内“三体”迷一片哗然。有人说,等了10年,竟是这个结果;还有人直言主角还能是中国人吗?能拍出内在中国元素吗?
    网友们的评论或许有些偏颇,但大家对于《三体》这个顶流IP迟迟没有改编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感到失望是真的。早在2009年,刘慈欣就把小说《三体》的国际影视改编权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游族网络”。这笔钱,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白菜价”,但在10年前,一来小说《三体》还没有获得如此多的关注;二来国内的科幻片市场还一片黯淡,在这个背景下,1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或许也不算少了。
    只不过,拿到改编权的“游族网络”迟迟没有举动。游族影业曾经试图拍摄《三体》电影,甚至电影还一度定档在2016年7月。但由于质量太差被网友诟病,最终无限期跳票。然后,就是如今的再兴波澜,宣布与网飞联合开发制作《三体》英文剧集。
    客观来说,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成熟度等,中国的影视行业和国外相比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在科幻片这一最有现代工业痕迹的领域尤其如此。这也是《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圈内圈外人一片叫好的原因——这部电影的特效,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做到最好。遗憾的是,《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片并未如预期般兴起,而是因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继续沉默。
    人们对影视作品题材的接受度,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探月、探火等深空领域的突破;在极地、海底等极限领域的推进;在5G、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先行一步,不少普通中国人对科技也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愿意接受天马行空的科幻作品。所缺的,恰恰是好的科幻影视作品。
    科幻片的制作者们,观众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