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阮清越的难民叙事:对美国主流话语的反拨

http://www.newdu.com 2020-07-3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在20世纪的美国历史中,越南战争是一场极其吊诡的战争。现实中,这是美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一次惨败,使不计其数的越南人沦为流离失所的难民;但与此同时,在话语的层面上,在以好莱坞拍摄的《现代启示录》为代表的媒介所重构的、对这场战争的集体记忆中,美国作为战败国却又成了拯救越南人的英雄,成了越战叙事的主宰者和越战记忆的主导者。至于那些逃离故土越南难民的生活境遇则被主流话语的镜头和书写排斥在外,无人问津。
    2016年,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长篇小说《同情者》引发了人们对越南战争和难民问题的重新关注,也就此打破了难民长期面临的失语状态。
    在这部小说中,阮清越重构了一个越南人的越战,力图与美国的越战叙事构成一种对话甚至是对抗关系。阮清越对难民问题的关切与他个人的身份认同是休戚相关的,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毫不避讳地强调个人的难民身份。作为难民的一员,他认为,为难民发声、为难民书写是他责无旁贷的职责,正如他在访谈中声称的那样:“我们的职责就是向那些对我们的社群一无所知的人彰显我们来自的那个社群中的人性所在。”正因为如此,阮清越也特别在意“难民”的独特性,有意将难民和移民、难民叙事与移民叙事区别开来。在他看来,移民叙事和难民叙事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关地缘政治的暴力和被迫流离失所的故事被转化成了文化适应与个人回忆的讲述。”
    短篇小说集《难民》就是这么一部有关难民的故事集,“小说人物的境遇和情感千差万别,但均围绕‘难民’这一主题,他们由于过往的经历,难以挣脱传统文化和复杂现实的冲突磨难”,其中的八篇小说如同一段段短小精炼的特写镜头,将叙事的焦点投射到了不同阶层、不同面向的越南难民带着创伤记忆的生活当中,勾勒出了一幅越南难民的众生相。
    在构思与创作这些故事的时候,阮清越作为难民和极具政治、族裔意识的学者、知识分子,对人物的塑造是有着某种政治自觉在其中的。概而论之,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人物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元化,二是反脸谱化。而这两个特点,究其实质,都可以归结到对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族裔”这种刻板印象的反拨和挑战。有关“模范少数族裔”,郭英剑和王芳在《“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祛魅》这篇文章中指出,这一概念“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以白人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政治话语,片面强调了亚裔群体在美国所取得的成功,赞扬亚裔群体吃苦耐劳、勤劳守法、坚忍不拔的族裔特性……一方面对其他族裔起到了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亚裔群体的规训,并加强了白人文化在亚裔群体中的权威”。
    为此,意识到这一点的阮清越对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族裔”的身份是始终保持警惕和警醒的。对他而言,“模范少数族裔”就如同是一个陷阱,它非但不能为美国亚裔争取到平权,反而会加剧族群间的不平等和分裂。借助小说人物的多元化,他有效地打破了“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使主流群体了解到了越南难民的不同维度。
    更进一步来看,阮清越的难民叙事对“模范少数族裔”话语的颠覆也是对美国梦的挑战和再审视。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对美国的贡献最终成就了其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在这种语境下,美国梦和移民之间自然而然就结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被画上等号。说到底,美国梦就是一种移民梦,象征的是一种“更加美好、更加富有、更加充实的生活”。于是,在美国梦的掣肘下,一切不符合其价值理念的叙事和话语统统都被过滤、被掩盖、被消音了,与之相关的族群也被动地成为社会中的隐形人,不被看见。
    具体到美国亚裔,“模范少数族裔”无疑是属于时常被看见的群体。在美国梦统筹下的话语体系中,他们常常被标榜为少数族裔中的成功范本,证明、宣扬着美国梦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这样,“模范少数族裔”顺理成章地成了整个美国亚裔族群的典型和单一再现,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遭遇到了主流话语的掩盖与漠视,恰如阮清越笔下的越南难民,“他们在社会中遭遇的挫败感被硬生生地忽视了。”2019年5月,阮清越在美国国务院举办的亚太裔传统月演讲中对难民之于美国和美国梦的议题发表了如下的观点,他认为,对美国人而言,难民是极其不美国的,“美国梦使我们惧怕难民或成为难民……美国梦和难民之间是相互矛盾的。”显然,在美国梦的神话当中,难民是不能被看见也不应被看见的,对难民存在的承认本身就是与美国和美国梦的价值理念相悖的,更不要说以难民为再现对象的难民叙事了。从这层意义上讲,阮清越对难民的公开讨论,对难民的公开书写无异于是对美国主流话语的挑战、对美国梦的反拨,他小说中那一个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越南难民也在用他们不完美的人生解构着美国梦所建构的美好,打破着主流读者的期待视阈。
    难民,对阮清越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一方面,是因为他确曾亲身经历过难民生活的创伤;另一方面,还因为他有为难民发声的责任和担当,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希望有更多的难民故事被人们所熟知、所记忆。在记忆研究学会2019年的年会上,阮清越做了一场有关记忆伦理的主旨发言。有关记忆,他这样说道:“记忆是不平等的。或许个人记忆是平等的,但文化记忆和国族记忆绝对是不平等的。”而难民的隐形和失声,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在文化记忆、国族记忆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无法被主流、强势的一方所记住。故而,从本质上讲,当阮清越在公开场合谈论难民时,当他在小说中书写难民叙事时,他的初衷和动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文化记忆和国族记忆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通过打破美国亚裔“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颠覆美国梦主导的单一叙事话语,为越南难民在美国的集体记忆中找到他们应有的位置,使更多的越南难民及其声音能够被美国的主流社会所看到、所听到。
    (作者:王凯,系中央民族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