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刘星元《刀具志》:旁逸斜出

http://www.newdu.com 2020-07-22 《花城》 刘星元 参加讨论

    每一篇文章,我都会构思很久,有时候是十天半月,有时候是一年半载。长久的构思并非是在为某一章节、某一段落、某一词汇服务,我只是在寻找一种似有若无的气氛、触摸一种转瞬即逝的气息。
    始终觉得,作者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为一篇文章量身定做一种独特的气氛和气息,使之能与这篇文章匹配。这种气氛和气息来源于作品所叙述的题材,更来源于作者与题材进行的交流和碰撞。除此之外,那些细微的部分,我事先并不做深思。
    这种绝无细微可言的构思,让我为整篇文章争取到了“留白”的机会。是的,我将它称之为“机会”,有机可乘,但也可能会坐失良机。这是一把双刃剑,握着这把剑,面对我没有下足功夫的内容,就像面对一个陌生的敌人,我找不到他的弱点,每一次进击都是无的放矢,于是又一篇失败之作诞生了。幸运的是,我偶尔会抓住一些时机,在早已营造好了的气氛的推动下,一些完全超出自我预料的词语、段落乃至章节会不期而至。
    我多么喜欢这些旁逸斜出的部分——它甚至打乱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就像是一条决堤改道的河流,自身的固执不允许它规规矩矩地流淌。它爱怎么流就怎么流吧,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它的野性和偏执,唯有如此才能流出它自己都无法预料的样子。
    《刀具志》这篇文章对我而言就是如此。它最后呈现出来的文本,偏离了我最初的构想。在书写的过程中,之前的构思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加入而渐渐被扭曲,从而变得“无意义”,越到最后,我对“构思”这个词的忠诚度越低,我已经不愿一以贯之地效忠于它。依然是那条决堤的河流起了作用,在写作的进程中,河流开始冲破之前的构思,流出了让我都感到有些陌生的轨迹。这轨迹就如窑变,或许会让我这名制陶工匠制出的作品支离破碎,也或许会以神灵之手的名义提升它的艺术品味。单单就《刀具志》而言,它“窑变”的结果如何,我无法也不愿细究。
    《刀具志》共两篇,一篇《剔骨刀》,一篇《厨刀》。《剔骨刀》中,我由屠夫手中的剔骨刀施展的“骨肉分离”的技艺层层推进,用冷静中略带温情的语言,诠释一场缓慢推移的悲剧,推动屠夫一家面对骨肉分离时的得与失、恐与悲、虑与思,以及时光的辗转、命运的叵测。《厨刀》中,我刻画了在物质和非物质构置的空间里努力活着的祖母这一具性的个体,厨刀是祖母人生中唯一完全拥有和掌握的器具,跟我小脚祖母一样毫无锐气和锋芒,几十年来却宛若祖母的影子,与祖母一起经历了什么,也被祖母寄托着什么。曾经紧绷的时光如今都伴着年迈的祖母和黝黑的厨刀散乱地堆积于一旁——它们在共同告诉我什么?
    的确,题材很普通,称作“牙慧”也不为过。然而我想说的是,大部分文章,一旦剔除独特气息和叙述的加持,单就文章本身的故事而言,即便是经典著作,也很难吸引人的关注。那些教辅市场里面对学生的数以万计的经典书籍简化版便是例证。这也告诉我,那些被俗常生活、散漫时光忽略或者抛弃的可视为“边角料”的小事物、小片段、小情节,依然存在其价值,我用自己的气息和叙述点触它们,从某种角度说,正是为了在早已被视为“规规矩矩”的事物中,发掘其旁逸斜出的蛛丝马迹。
    就写作而言,任何尝试的过程都是有意义的,即便尝试的结果并没有意义。因此,我希望自己的写作还会继续“旁逸斜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