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浦东史诗》 的城市文学意义读解

http://www.newdu.com 2020-04-10 文艺报 钟芳 参加讨论

    按照目前的通常理解,何建明《浦东史诗》这样的作品不属于城市文学。何谓城市文学,现在基本的诠释是:城市文学是指以城市生活和市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描写个体都市体验,刻画各类城市生活者的形象,表现有别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物质性、消费性、娱乐性和城市特性等,构成城市文学的意义要素。很显然,这里所谓的城市文学实际上是指城市小说。目前评论界的相关言说、研究和一些刊物的城市文学排行榜,也基本上基于这样的约定。将城市文学等同于小说,自然有着自在的某种合理性,这不仅是因为小说创作的量多,而且还由于影视改编等产生的影响较大。但是这种指说的逻辑缺失不言而喻。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城市文学中不仅有小说,还有诗歌、散文、戏剧等。在我看来,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不仅是具有典型性的城市文学样本,而且这样的写作,正是对城市文学有意义的开新拓展和深化进掘。
    完整地认知城市文学,我们需要去除目前城市文学指说中的自我遮蔽。城市文学的发展需要打开人为的藩篱,走向与其相应的广大和深厚。
    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是渐行渐近的城市化的历史。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正历史性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城市中国取代乡土中国,乡土社会转型为城市社会。城市是一个多元共构的共同体,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魔方容器。它聚变着人类文明,也会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推进器。文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以肯定地预见,在以城市生活为基本生活样态的新现代社会,城市文学将成为文学格局中主导性的存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成就史无前例,举世瞩目,不仅创造了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物质空间,更调制出芜杂多质的城市人的精神场域。这既是文学表现的巨大资源,也是激活文学的新动能。
    城市文学不仅需要小说化的想象,也需要“史记”式的实录;不仅需要小微构篇,也需要宏大叙事。小说等文体,通过个体的城市生活体验和想象,呈现城市镜像和气息,展示城市语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图式,以虚构反映一个更具有表现力的城市文学世界,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城市文学写作中,城市不只是一个背景或装置,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文学再现的直接对象,城市就是具体的文本。因此,在想象虚构以外,以一种非虚构的实录方式书写这个时代的城市故事,可能更有价值,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浦东30年波澜壮阔、气韵生动的开发开放,成就了一个城市的伟大传奇。从当年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奏响中国走向强盛的乐章、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蓝本的浦东,其中巨大的历史生成性,是很难以小说虚构的方式达成的。浦东的传奇是人民创造的传奇,在这段大历史中,充满了创造者的故事性,乃至戏剧性、传奇性。其中有亢奋,也有低沉,有欢笑,也有眼泪,有钢筋水泥,更有大爱情怀,它比想象虚构所得更为奇幻精彩。因此,浦东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史诗长卷,既有历史性,也有诗意的文学性。与这样的题材相适配的,应当是能以史诗性文本与史诗性对象作真实而深情的对话这样的写作方式。何建明以《浦东史诗》为题大写浦东,可以看出他的意图和对此的用心。五章构篇:“历史这样拉开序幕”、“跨过浦江去吹响号角”、“巅峰上的激情与浪漫”、“地标之美”和“不沉的‘航母’,远方的诗”,如同五个声部,汇成关于浦东的交响。作品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进程,书写了它的艰难曲折和辉煌成就,凸显了创造这段非凡历史的各类人物形象及其精神风范。《浦东史诗》既是历史之史,也有文学之诗,史与诗相辅相成,使之成为致敬浦东的一种合适的方式,填补了文学有效书写浦东的一个空白。
    《浦东史诗》并不是何建明惟一的城市文学作品,此前有《北京保卫战》和《国色重庆》等,前者是对非典下北京疫情和抗疫的直播,后者是对重庆直辖建市后新发展的特写。此后还有作为“大庆60年纪事”的长篇《石油圣城》,神圣的是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以及中国的工业精神。但我更愿意以《浦东史诗》例说城市报告文学。上海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的发祥地和重镇。海派文学的发生和绵延,演绎成一个独具品质的文学“老字号”。茅盾、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等以他们的经验和想象,描绘上海别具气质的城市形象,显现居处其中的各式多类人物的生活形态和精神肌理。但这些基本上是小说世界中的上海。对于“魔都”上海,文学的多种形式书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与小说相比,其他门类的写作还有些“略输文采”。上海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具有非虚构的历史品格、也有文学品质的方式加以报告。如果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历史,只能在小说中寻找可能的梦想,而无法在非虚构写作中发现已然的荣光,那么或许就是当代文学的一种缺失。历史如风而逝。在城市叙事中,历史现场的直接见证,远比将来的“考古发现”更为真切和迫切。见证尚在,将来未来。小说对于上海形象的塑造当然十分重要,但是小说究竟是虚构的,仅有小说的塑造,上海的文学形象是不完整、不真切的。惟其如此,《浦东史诗》就显示出补足缺失的重要价值。这是对大历史的存活。“楼还在往天宇升腾,路越来越宽阔,人则在一天天衰老”,“往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在被微信上那些瞬间刷屏的每天都在泛滥的‘热点’所替代,只是我们这些‘专门’来打听与搜集故事与传说的人旁敲侧击之后,才发现一个个行将‘入睡’的‘它们’和‘他们’又跳跃与沸腾起来了”。“他们”是城市的创造者,“它们”则是历史的纪念碑。作者写作的意义是将这些依然有着历史温度的人与事、物和景,用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作了真实、具体的实录存真。以历史的方式结构曾经的历史,使其走进历史,告诉未来。这应该是浦东或是深圳等城市文学,比较理想的写作方式之一。
    写作与对象相适配的历史品格和文学品质融为一体的城市文学绝非易事。《浦东史诗》不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大事记,不是政治经济学范式中的城市发展史,也不是新闻类的通讯报告,而是由非虚构文学写作思维统摄,以个人的方式完成的关于浦东发展的文学书写。作者进入浦东的方式是文学的。眼前触目的浦东是物化的,但何建明没有被它的“地标之美”所障目:“在历史的长河里,最美和最有价值的并不一定是屹立在我们眼前的高高的大厦,恰恰可能是那些在风中飘落或者在江滩边偶尔被说起的往事。”往事并不如烟。作者透过浦东的“地标之美”,寻找并讲述关于这座城市人们有滋有味的故事。其中有“邓小平手中的‘王牌’”等高层决策情节的复现,也有“伟人也激情”的细节闪回,更多的是主事者、参与者、见证者等章回叙事。历史的大端和细微经作者具体生动的叙写而鲜活可见,隽永可感,这里有重大事件的曲折波澜,也有人性人情的温馨入心。诗意因人们的历史性创造而大美流溢。
    《浦东史诗》还有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它有关作品之魂的立定与升华。作者书写浦东不是自然主义地给出作为表层的历史存在或只是一些生动的故事,而是试图从中发现重要的精神关联,即重视富有特质的城市精神的揭示。“‘上海’二字,其实从来就是一个‘动词’、一个‘状态’,一种精神”,“就是我们祖先面对大海的一种态度,一种乘风破浪而勇敢迎去”的斗志,“今天在浦东开发开放浪潮中,重新体现出真实的本意和久有的伟大志向”。何建明从“上海”二字中解析出它的本真含义。这种解析不是无谓的望文生义,体现了何建明对上海精神的独特感悟。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实践,正是这种“上海”精神的生动体现。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以文学的方式彩绘这三十而立的壮美之城,城市报告文学《浦东史诗》恰是一份适时而得体的大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