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当代文学”:无法回避的反思——一段学术史的回顾(2)

http://www.newdu.com 2020-01-08 《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罗岗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②洪子诚:《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③程光炜:《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4页。
    ④参见贺桂梅:《“当代文学”的构造及其合法性依据》,《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⑤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⑥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相关论述。
    ⑦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⑧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⑨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⑩参见洪子诚:《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洪子诚、季亚娅:《文学史写作:方法立场前景》,《新文学评论》2012年3期。
    (12)参见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大事小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3)参见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参见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参见柏定国:《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史论(1956-197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参见姚丹:《“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钱振文:《〈红岩〉是怎样炼成的——国家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参见张炼红:《历炼精魂:新中国戏曲改造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高音:《舞台上的新中国:中国当代剧场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
    (18)程光炜:《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9)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20)参见贺桂梅:《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21)参见蔡翔:《革命,叙述: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参见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一书“导论”部分的相关论述。
    (24)张均:《我所接触的1950-1970年代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5期。

 
    (原文刊于《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