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在爱荷华,邂逅94岁的聂华苓

http://www.newdu.com 2019-12-02 文汇报 王锡荣 参加讨论

    
    2019年9月,本文作者(左二)与聂华苓(右二)及朋友们合影
    2019年9月9日,我和几位同行受美国爱荷华大学之邀,前往该校作学术交流。到达爱荷华大学城,已经傍晚6点多了。稍事休息后,我们就应约到酒店对面不到100米处一家餐馆,与美方主办单位友人聚会。
    我们进去时,已经到了20多人。大家都来跟我们热情打招呼。我们注意到,人群中间大家簇拥着的,是一位个子瘦小的老太太,穿一袭紫绛红的长裙,披一条雪青色的长围巾,优雅地迎上来。旁边有人介绍说:“这就是聂华苓老师。”哦!鼎鼎大名,如雷贯耳,著名的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笑吟吟地伸出手来:“欢迎你们,欢迎你们!一路辛苦!”我一看,老太太年纪不小了,怎么也有80了。不想旁边有人说:“聂老师今年已经94岁了!”“啊!”我们同行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虽然我们知道她肯定年龄很大了,但没想到有这么高龄,更没想到她居然还能来到现场欢迎我们。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原来,这次的学术交流,美方的主办方是一个叫做“IWP”(InternationalW riting Program,国际写作计划)的机构。今天的晚会,是一次欢迎会,就是“国际写作计划”组织专门为我们洗尘的。而聂华苓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这个国际写作计划(IWP)就是她创办的。
    说起“IWP”,在国际文学创作界很有名。这是1967年设立在爱荷华大学的一个作家交流和创作机构。它的功能是集资招募各国具有潜质的新晋作家,到这里进行短期交流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作家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写作训练,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而这个机构的创办者,就是聂华苓和她的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1908-1991)两个人。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没人预计到它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第一届“国际写作计划”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2名作家。首期取得成功后,他们的方案得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爱大也给了他们更多便利。50多年来,已先后邀请了超过150个国家1500多位作家参与这个计划。1980年代初,中国作家丁玲、萧乾、王蒙、冰心、艾青等都曾应邀访问过这里,后来卓有建树的作家莫言、王安忆、余华、毕飞宇、张悦然等,都曾参加这里的写作计划。聂华苓是湖北应山(现湖北省广水市)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1964年旅居美国,应聘到美国华盛顿《作家工作室》工作,后在爱荷华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计划而被誉为“世界绘画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第一人”。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她的作品《失去的金铃子》,是1980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做《鲁迅全集》的注释编辑和出版工作的时候。这本书就是人文社出版的。那是我读的第一本聂华苓作品。由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读的,那时读来感觉一股清新之风拂面而来,印象深刻。我跟她提起这事,她说,那是她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我说,是啊!但是大陆到80年代才开放,我们才读到她的这本书。
    聂华苓跟我谈起了她在美国的教学生涯。她说:“我那时刚到美国教书,中国文学第一个我就讲鲁迅。但是,学生却说看不懂,尽管我给他们提供当时最好的英文译本。我给他们讲解,他们还是说很难理解。我就知道,经过翻译的中国作品,原作那个味道是怎样都难以体会的。所以,我得出结论,美国学生要读中国文学,必须读中文。我跟他们说,你们要去读中文。翻译是无论如何都没法传达那个味道的。所以他们就去学中文了。”我一听,这不是翻译的悲剧吗?但转而一想,她的话是有道理的。翻译毕竟只能传达一个大概的意思,而作为文学作品,那字里行间的味道,外国人是很难体会的。当年斯诺主持翻译鲁迅作品,他都觉得鲁迅的作品冗长和啰嗦,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鲁迅在翻译中想传达一些外国风味,就被人说是“死译”“硬译”,可见翻译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那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还必须从语言开始。
    聂华苓问了我们一些路上的情况,大家相互寒暄了一会,就入座了。这是一个大长桌,二三十个人围着长桌坐。聂华苓坐在正中间主人位,我被安排坐在她的右侧。看上去这是一个西式的宴席。但是,上来的菜肴,却全是中式菜肴,只不过用了西式的餐具、西式的流程。我不禁有点惊讶了。聂华苓说:“你别看这是西式吃法,实际是中餐。是西化了的中餐。”这使我瞬间想起那天的午餐。当时我们从机场出来,司机兼导游皮特特意带我们去一家中餐馆用餐,大约他怕我们不习惯吃西餐。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国外吃中餐,感觉都是一个味,好像都是同一家餐馆做出来的。有人说是因为作料的缘故,有人说是因为感觉的缘故。我想,久在国外的华人,想念祖国的味道,自然是可以从吃中餐来回味的,而我们这些久住中国的人,倒是想尝尝外国的当地风味。实际上在整个访美旅程中,我们几乎全都被安排吃中餐,我们并不满意,有一两次,还忍不住几个人出去换换口味。想到聂华苓说的中国文学翻译在国外的境遇,我想,那国外的中餐,不也等于经过翻译的中文作品么?要了解真正的外国风味,还应该吃吃纯粹的外国餐,哪怕不一定对胃口。
    第二天一整天,我们都在爱荷华大学做学术交流,聂华苓女士没有出席。傍晚,会议圆满结束,我们当晚就要离开爱荷华去芝加哥。国际写作计划现任负责人克里斯多夫在该校会议中心为我们饯行,参会的来宾和该校一些工作人员都参加了。酒会开始不久,聂华苓女士由她女儿陪同来了。她告诉大家:“我家昨天失火了!”看大家一脸惊愕,克里斯多夫这才告诉大家:今天白天聂先生没能参会,现在又迟到了,这是因为昨晚她家失火了。怎么回事呢?原来,聂华苓自从丈夫安格尔去世后,就一个人住在大学城,她的女儿虽然就在爱荷华附近,但她也不要她们跟自己住在一起,免得拖累她们。昨晚她跟大家聚会,因为很兴奋,出门时忘了炉子上煮的东西,结果炉子上煮的东西烧焦了,引起爆炸。邻居敲门不开,赶紧报了警,连消防车都来了,闹了一场很大的虚惊。她也是回家才知道。所幸不是很严重。今天一天,学校的人都在帮她处理这件事,所以没能参加会议。大家听了,又吃惊又宽慰。没想到她这么大年龄,居然一个人住,不要人照料,每天只有一个钟点工来一次帮忙打扫料理家务。今天早上写作计划的人怕大家担心,所以没跟大家说。但是,聂先生却自己来说破了,还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已经没事了。昨天为了参加跟你们的聚会,我太急着出门了。现在没事了。”
    原来,这还跟我们有关系啊!幸亏没大事,不然可真担待不起了。
    时候不早,我们要告辞了,有人提议合影。大家都说好。于是,把聂华苓先生请到中间,大家合了影。我们依依不舍地挥手跟聂先生等告别,踏进了茫茫夜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