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力作面面观

http://www.newdu.com 2019-11-04 文艺报 张丽军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事实上,新时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在乡土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工业题材、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等不同维度,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现实主义风格的、具有深刻思想魅力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文学精品力作。
    一、新时代中国的“新乡土现实主义”的生命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书写的重心所在。“坚实的大地”是中国当代文学书写的审美中心。在这方面有许多当代优秀作品,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风云初记》、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众多名篇佳作都蕴含着“坚实的大地”,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2014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很多作家在乡土文学领域继续进行新的审美探索和艺术书写。
    贾平凹2014年创作了长篇小说《老生》。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小说把《山海经》融入这部当代文学作品之中,以一种更宏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湖北作家陈应松的《还魂记》同样是进行新的审美探索。中国古典文学一直有一种极为重要的志怪叙事谱系和审美传统。这本小说把中国古代楚文化、神巫文化和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神巫的历史之眼来观照和书写一个超现实的乡村世界的“当代真实”。
    付秀莹的《陌上》是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气质的作品。小说的书写立足于当下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在巨变的时代里,乡土中国向何处去?就像树的年轮一样,小说是当代中国乡土生活的一个审美横断面。小说对处于变迁中的乡村的人们的心理、情绪、感受与时代氛围,做了很好的呈现。翠台姐妹、香罗、望日莲、建信、大全等人物形象丰富了当代中国乡村日常化世界的人物画廊。
    河北作家关仁山的《金谷银山》是一部描述新时代中国变迁的乡土文学力作,写出了在历史变动时代下一个乡村振兴的新故事。这是一个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重新回到乡村的返乡青年建设新乡村的典型形象。而且这部作品很好地把返乡建设新乡村的青年范少山和柳青的《创业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范少山就是读着柳青的《创业史》,开始了新的梦想,像梁生宝一样,去寻找最古老的、具有独特质地的金谷子,寻找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乡村能够重新获得活力的新途径。
    赵德发的小说《经山海》是一部书写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伟业及其新乡镇领路人形象的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吴小蒿是一位有强烈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的新乡镇女性干部形象,具有文学史的意义。小说把斤求两、香山遗美、鳃人传说等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当下历史中,呈现出一种乡镇民间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提到乡镇振兴的同时,小说去寻找文化上传承的根源——楷树文化,重新种植楷树,倡导楷模文化,打开了一个无比开阔的精神空间。
    二、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新时代文学书写灵魂,在批判中“铸造灵魂”,起到了激浊扬清、凝心聚魂的审美功能。阎真的《活着之上》写高校知识分子聂致远在高校里生存的艰难及其坚守底线、向外突围的过程。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以曹雪芹、王阳明等大人物为楷模,希望在自己的研究中有所建树,但另一方面,生活却常常让他感到无比困惑、没有人格与尊严。而他的同学蒙天舒学问一般,擅长投机,获得诸多好处。小说把当代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当代学术困境及其突围之路呈现出来,是部接地气的、具有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力作。
    红柯的《太阳深处的火焰》正像小说的名字一样,是一部充满激情、具有理想、同样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激情之作。小说描写了一段徐济云与吴丽美的爱情故事。特别是来自新疆的吴丽美,她送给徐济云一件白毛衣,这件白毛衣具有新疆那种强的光照,太阳的热力,每到重要时刻徐济云都要穿上这件毛衣。但是我们看到,徐济云和吴丽美的爱情却以失败而告终。最大的原因就是吴丽美无法容忍徐济云身上所呈现的那种世俗的、阴冷的东西。小说对人性深处的恶、对黑暗阴冷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憎恶与批判,对太阳、光明有一种强烈、炽热的生命情感。
    三、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的现实主义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上海作家路内的《慈悲》是近几年来难得的一部展现中国当代工人题材的“有温度”的优秀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陈水生进入苯酚化工厂,师傅在教他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对他进行人格的精神的教育,告诉他“是杆枪就要立起来”。小说语言简洁洗练,对话也非常短,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富有个性化。小说把一个当代中国工人具有牺牲、奋斗的精神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无比生动地呈现出来。慈悲不仅是对许多生命无常、痛苦的一种悲悯和同情,更是一种更大的、对人世间的万物众生的慈悲之心。
    张炜的《艾约堡秘史》和石一枫的《借命而生》体现了一种特有的“生命的筋骨”。《艾约堡秘史》写的是一个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淳于宝册的形象,用大篇幅书写了主人公童年少年时期辛酸悲苦的历史,写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遇到的新的困境。这困境一方面是来源于爱情的困境,另一个是事业的挫折。村长斥责主人公,说你们使人不再相信公理、正直、劳动,对人心的污染,这才是你们最大的恶。这种批判精神恰恰是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现实内核;而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对恶的救赎。
    《借命而生》写一个警察去追逐一个叫许文革的犯人,而这个犯人却一心想要实现另一个朋友的生命愿望。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就是一个工厂的空间里,是和工业机器原理探索有关的故事。小说写国企改制之后,犯人逃跑把自己洗白,成为一个企业家而重新开始。而这个警察重新去调查,去追踪这个犯人,叙述了他们互相追逐的历史。最后又归结到工厂背景,房地产开发的又一场争夺开始了。小说有意味地呈现了工业发展变迁史。
    四、“到世界去”: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空间叙事
    “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从乡村来到城市的故事。路遥的《人生》写高加林从乡村走出来到城市中去,《平凡的世界》里边的孙少平到城市中去,寻找一种现代人的生活。而我们看到新时代以来,作家开始呈现从乡村走到城市中国、从城市中国到世界上去的新空间叙事。从乡村出发的中国当代青年到达城市中国各地、世界各地去探索世界和人生。这是一个新时代“伟大实践”所呈现的空间叙事主题。
    作家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写的是一群在运河水边的少年初平阳和发小杨杰、易长安,一起在乡村度过童年,后来分别到各地去,到世界去。而在各地之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地重新回到故乡,来救赎自我与改造世界。“到世界去”的主题,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探索,同样是“70后”作家鲁敏的《奔月》写得非常有意义,很有深度。小说写一个“从日常生活中逃离”、寻找新生命空间、新自我认同的精神主题。女主人公小六在旅游的时候遭遇车祸,借此选择了逃离。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一是她的丈夫贺西南寻找小六,发现小六有着复杂的身份和生活;二是小六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却发现进入了新的牢笼。这就是生活的复杂性、世界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 梁鸿的《梁光正的光》是继《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之后的长篇小说。里边有一个父亲的形象,不断地去寻亲,到不同的空间去寻找,写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碰撞、情感的交织与复杂,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深度来。
    五、家族史: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的历史书写
    “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梁晓声的《人世间》也是跨越50年、长达100多万字的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小说写了三代人的故事。父亲周志刚是一个威望很高的老技术工人,到甘肃等很多地方去做过最艰苦的工作。而他的大儿子周秉义、女儿周蓉和小儿子周秉坤各有各的独特的命运,都各具独特的个性,也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父亲和儿女的这种情感碰撞写得特别精彩。作品多次写了无比动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应该说,这部作品见证了人间大爱,呈现出了我们民族千百万普通人的生活命运。生活境况如此艰难,如此不易,如此艰辛,但是我们依然有爱,用心去迎接每一天,去度过每一天,去改变,去承受,去化解苦难。这是这部小说呈现的人世间的丰富的内涵。就像高尔基的《在人间》一样,用爱来化解苦难,正是人世间的这种温馨温暖才使人生变成值得度过的一生。
    周瑄璞的《多湾》写了一个叫季瓷的具有独立女性风采的人物形象。在改嫁之后,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每到关键时刻,每到灾难来临,她都能够顶天立地地站出来,写出了一个像大地母亲般的坚忍女性形象。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讲的是一个苏北女人的故事。宋没用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母亲也嫌弃她,但是正是这么一个“没用”的女子,却尽到一个生命应有的责任,写出了人的坚强、坚韧和善良。
    事实上,新时代中国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气质与时代精神。作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反映生活,记录生活,写出了一种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依然以一种和苦难抗争的态度去改变命运,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爱的情感、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情感。它蕴含了中华民族坚韧的精神品格,呈现了一种很难得的新中国故事、新中国经验、新中国文化和新中国人的书写与建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