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石刻概论》从考古文物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石刻的形制、纹饰、文字内容及时代演变进行归纳与研究,梳理各种石刻形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借以努力展示中国古代石刻的全貌。 这本小书原由文物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至今已经20年。我也从一个正当壮年的学界后生变成年过古稀的老者。这时候才能浮生偷闲,重新修改旧稿。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 回想起来,中国古代石刻研究在上世纪末还是比较冷僻的学问,近百年间的有关研究著录屈指可数。现在,古代石刻则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近20年中,各地陆续出版了上百种的石刻图录、选集、汇编等资料专集,还有多种研究论著成书,并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有关论文。从以往少量历史、文物学者的专题研究,发展到现在文史哲各个学科学者普遍涉入的盛况。从以往国外主要是日本学者研究,发展到现在东西方各国主要汉学研究单位都有所参与。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这本小书问世于这一发展兴起之初,侥幸得到学界认同,并得以补充修订,也是仰赖于考古文物研究事业的发展与学术的进步。 ![]() 近些年来,由于对于古代石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学界同好有关成果也不断涌现,出版有多种研究古代石刻以及石刻文献的专著,特别是对石刻语言文字与有关历史内容进行广泛研究的著作多所问世。与之相比,本书则不仅仅限于文字文献与历史考证的范畴,而是从考古文物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石刻的形制、纹饰、文字内容及时代演变进行归纳与研究,梳理各种石刻形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借以努力展示中国古代石刻的全貌,试图为中国古代石刻学的学科构建作一些基础工作。 对于已在其他著述中深入探讨过的问题,除在有关石刻研究的回顾中简要介绍之外,一般不多涉及,以免赘复。由于个人所见所识有限,遗漏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识者不吝指正。石刻研究也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港、台、日本、韩国及欧美学者都有相当数量的有关著作发表。本书除有部分涉及论述者外,均未予以介绍,留待以后的专门总结,尚祈见谅。 ![]() 鉴于中国古代石刻的庞大数量与重大研究价值,我们衷心希望中国古代石刻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发展,希望能够建立起完善、科学的中国古代石刻学学科体系,特别是希望为学界提供更多更好的石刻研究基础,如完备便利的资料信息系统、公认的研究体例、标准化的类型名称、客观的研究历史等等。因此,我们不仅通过本书原版提出过自己的一些构想,而且在以往多年中通过平时的论文探讨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与亟待完成的工作。这次增订中,把历来有关的观点与想法也结合进来。如果这些观点与想法能够对推动中国古代石刻的保护与利用,对石刻学术研究有所帮助,从而光大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是为至愿。 *本文节选自赵超先生著《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增订本后记》 ![]() 赵超 著 特大32开 精装 9787101139310 128.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概观性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石刻的类型及其演变、古代石刻的存留及发现情况、历代石刻的研究情况以及石刻铭文的常见体例,总结归纳了石刻铭文应当如何释读、石刻及其拓本如何辨伪鉴定等,是一部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古代石刻的基础著作。 本书1997年曾由文物出版社初版,此次为增订本,增加内容逾倍,新加图版200多幅,随文相配,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和直观性。 作者简介 赵超,1948年10月生,北京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10月至1991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工作,1991年6月起任职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与古代铭刻研究。撰著有:《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古代墓志通论》《我思古人:古代铭刻与历史考古研究》等。 目 录 本书目录 初版前言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石刻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 第一节 器物附属刻铭 一、舍利函铭 二、石棺刻铭 三、石屏风与石床题铭 第二节 建筑物附属刻铭 一、石阙 二、神道柱 三、黄肠石 四、石柱与柱础 五、经幢与墓幢 六、塔与石浮图 第三节 艺术雕刻附属刻铭 一、画像石 二、造像题记 第四节 专用文字石刻 一、刻石和碣 二、摩崖 三、碑 1.墓碑(包括神道碑) 2.功德碑 3.纪事碑 4.经典及其他书籍刻碑 5.造像碑 6.题名碑 7.宗教碑 8.地图、天文图、礼图等图碑 9.书画碑 四、墓志 1.墓志的起源与演变 2.墓志的形制与纹饰 五、经版及各种佛教刻经 1.有关唐代刻经供养人的身份状况 2.造经社邑的分布组织情况 3.历年造经数量的分析 六、买地券与镇墓券、镇墓石 第二章 中国古代石刻的存留与发现 第一节 先秦石刻 第二节 秦代与西汉的石刻 第三节 东汉石刻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石刻 第五节 隋唐石刻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元及明清石刻 第三章 历代的石刻研究情况 第一节 汉代至清末的石刻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石刻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石刻研究 第四章 石刻铭文的释读与常见体例 第一节 石刻文字的书体 第二节 释读石刻文字的基础——古文字学 第三节 汉唐之间异体字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石刻异体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第五节 石刻文字的常用释读方法 一、根据其他文字材料及字书释字 二、根据铭文本身前后语义释字 三、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释字 四、利用古代文史典故知识释字 五、利用地名、官名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姓、名、字号等体例特点确认异体字 六、结合石刻铭文本身的常见格式与体例等特征来释读文字 第六节 石刻铭文中常见的基本文体写作体例 第七节 碑志中涉及的古人世系、记时方式与用典 一、关于姓氏族系 二、关于记时 三、石刻中常见的文史典故 第五章 石刻及其拓本的辨伪鉴定与编目整理 第一节 辨伪与断代 第二节 石刻拓本的鉴定 第三节 石刻与拓本的编目整理 第四节 附录 增订本后记 内页欣赏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