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误算2:生而为人》 作者: 宋钊 新星出版社 2019年4月 丛书:幻象文库 “新人类”洛奇在获救之后与女友瓦丽搬入传统人居住的“公社”,开始过上没有虚拟现实的真实生活。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公社并非想象中完美的世外桃源,人们同样面临精神空虚以及现实生活的困扰。女友瓦丽出人意料地被征召进入政府机构工作,打破了原本稳定而平静的生活,瓦丽的身世之谜也逐渐明朗。一个偶然的机会,洛奇结识了被流放到荒原的公社神秘创始人,并在对方的启发下,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存现状,意识到一切背后有着更大的谜团,并最终走向揭开人与AI融合的真相之路。 作为一部续作,《世界的误算2:生而为人》相较前作,在语言水准上有所提高,文字不成熟的地方大大减少,看得出作者在持续的长篇写作中,文字水准有了一定的提升。不过在其他方面,这部《世界的误算2》总体上还是接续着上一作的特征,是一部叙述较枯燥,说理较多,情节叙事和形象塑造上都较为苍白的作品。 语言 与上一部类似,本作中作者依然沉迷于理论的说教。重视理论其实并非缺点,优秀的科幻小说离不开厚实的理论,哪怕这理论并非科学而是由作者完全虚构、完全自创。但理论在小说中的体现是需要艺术技巧的,绝不能只靠滔滔不绝的说教。在这方面,《世界的误算2》依然没有摆脱前作的缺陷,大量的理论、哲思、感悟都是直接靠叙述者的旁白及人物的对白、独白、心理活动倾泻出来,且分量很大,缺少删减,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全都是说理;基本上,全书情节就是在“说话——说理——行动——说话——说理”这样的循环结构下前进。 在这样的叙事中,或许作者本人写作时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宣泄愉悦。然而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文字通篇存在,实在就有些吃不消了。从头读到尾,一种疲惫和困倦感充斥阅读过程之中,着实令人苦不堪言。 困意,除了来自于大段的理论说教之外,也来自于本作中对艺术形象描写的贫乏和苍白,这也继承了前作的特征。大部分时候读者看不见人物、环境、器物的描摹,个别的描写也是平淡无奇的文字,或者不成熟的描摹,例如女性角色说话总在不停吐舌头做鬼脸,男性角色说话动不动便“顽皮地眨眨眼睛”,这类稚嫩的笔触难以满足读者的形象思维需要,缺少美感。 人物 如上段所说,由于对角色形象的描摹缺失,以及所有角色都是作者讲理说教的传声筒,因此本作的人物,基本也无一例外地陷入“千人一面”的境地,而这一点也和前作相仿。 另外,本作人物还有一个难以被忽视的塑造缺陷:动机模糊——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他们的行事动机都显得摸不清楚。在情节中,这些关键性的人物一直在朝作者预设的叙事终点迈进,然而读者只能被动跟随他们,无法从同理心方面带入和理解他们如此奋力前行的原因——因为相较于他们自己的职业而言,他们在小说中所做出的举动实在是分量太重,仿佛他们生来就是为改造社会、推翻社会现状而诞生的“超人”一般。至于缺少职业背景的男主角,就更加明显了,他实质上并没有正经职业,却也一直在为改造小说中的整个世界而奋斗。 他们的目的在哪?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对此,作者在书里一概只以一个大而化之的“找到真相”来概括。然而这个动机,不仅刻奇,而且也过于宏大了。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这些动机模糊的“职业造反专家”形象是不太可信的。 本书的人物,在语言上是作者的传声筒,在行动上是作者的提线木偶,全书的人物和世界缺乏独立自主的逻辑构造,通通都只是作者阐发自己思想的工具。实际上在本书一些角落里,亦能看出作者自己也隐约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好几次,书中的角色自己都承认“自己说得有点多了”。既然书中人物如此欠缺真实感,那么发生在他们之间的那些爱恨情仇情节,自然也就不再能令人信服了。 情节 上述的人物角色缺乏行事动力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源于本书整体的情节缺少真实的动力,只能靠作者的大手强行将人和故事朝前推动。上一作中,情节的动力性还是较强的,毕竟是致敬了《1984》的结构,有一个揭开世界现实的过程。但在本作中,整个故事的结构实在过于单调乏味,悬念和动力性全都被大篇幅的说理文字给淹没了,而后面的世界改变部分,被一群“超人”的行事所推动,导致读者只能跟着作者走,自身则缺乏往前追寻的阅读动力。 同时,本作比上一作更倒退的一点,是本书的流水账倾向变得更严重,叙事缺少节奏的变换。无论是重要情节还是过长情节,不管是转折还是反转还是回忆,都没有节奏上的重点变化,叙事速度全都一致。人类的阅读思维通常存在一种“聚焦感”,重要情节总希望写多一点,不重要的地方就希望“无话则短”,而这种字数长短的变化正是文字的节奏变换之处。显然,作者在这方面是没有过多重视的。 还有一点,本书的总体结构有割裂感:在本书进度到了一半之后,突然出现的同性爱人杀人事件,一下子将悬念提供出来,情节相对有了一个抓人的点,主体的情节从此刻开始才逐渐出现,然而这时候本书已经走到了下半场了。再结合本书仓促的结尾,似乎这个故事像是生生被从中间腰斩下来一般。或许这是为了下一部书所做出的特意安排吧。 主旨与情感 如前文所述,在本书中,作者彻底沉浸在剖析、说教的书写快感之中,使人觉得仿佛本书的重点其实不在于情感故事或者推理故事,而是在于领会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感悟。那么实际上在这一点上,本书做得如何呢? 只能说不太理想,原因大约只有一个:作者说得有些过多了。 说理太多,导致本书中的思想体现过于庞杂,缺少一个类似于“公理体系”一般可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引领全书的核心思想。纵观全书,作者似乎是写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之后脑中又生出了新感悟,于是一步步循环写下去……这就让全书的理论和哲思过于斑驳混杂:谈到历史,就开始感悟历史;谈到科技,就开始质疑科技;谈到社会,就开始评判社会。似乎什么都谈到了,但又缺少重点,无法用一句话总结出全书最核心的思想。这说明本书在文字和思路结构上的严谨性、简洁性上还有提高空间。 实际上读完全书之后,倒是让人产生一种想法:既然作者原本就志在谈理,那么为何不在小说中直接贯彻这一点,直接写成哲思式小说?古今中外这类经典也有很多,许多前人的范例是可以借鉴的;而本书却在总体情节构思上恰恰选择了一个与作者真实创作欲望不太匹配的故事模式——悬疑推理故事。凶杀,悬疑,推理,探案,一见到这类元素,读者的思维马上就会进入这种故事模式中,阅读重点将会放置在“情节性”上。这种故事模式,似乎与本书的“哲思性”文本实质相脱节。 相信作者本次是在尽力尝试把思想性和可读性结合在一起,然而实质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本书未能像菲利普·迪克的作品那样,在不伤害类型化叙事本质的前提下实现情绪和思想的充分表达,而是最终让过多的思考淹没了类型化叙事的审美核心,殊为可惜,且看其下一部作品将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作者简介 麻辣豆腐w2005,贴吧资深评论员,圈内半资深作者马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