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媒介化时代的文艺批评样态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李震 参加讨论

    三、“视听媒介批评”与批评媒介的拓展
    在中外文艺批评史上,文艺批评似乎天经地义地是用语言文字媒介进行的。然而,在媒介化时代,文艺批评自身的媒介也在发生变异。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以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与语言文字媒介结合的文艺批评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批评样态。这种以视听媒介构成的文艺批评样态主要包括网络短视频、纪录片、专题片等。
    视听媒介批评最早引起人们的关注是2005年底,胡戈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陈凯歌大片《无极》的恶搞⑤。该片以后现代的拼贴、戏仿和反讽手段,将《无极》中的大量影像片段,拼贴在一个由戏仿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戏仿法庭、戏仿悬疑片,以及流行歌曲、爱因斯坦相对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儿童教育问题的伪讨论组成的叙事框架之中。这是一种让人始料不及的文艺批评方式,尽管貌似是一种无厘头的恶搞,但对《无极》这样不知所云、故作高深的中国式大片却是一次透彻的解构。而且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无极》本身。近年来,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成熟和短视频在网上的大行其道,这种以视听语言为媒介的文艺批评越来越多。
    同时,纪录片、专题片被用于文艺批评也开始发挥出语言文字批评难以比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笔者曾主持完成了大型文论纪录片《秦风》(7集)⑥的创制,对用纪录片进行文艺批评有过亲身体验。《秦风》是一部全面分析与评价陕西当代文艺的纪录片,不仅通过解读与分析陕西当代文艺重点现象提出了与批评论著中同等分量的学术观点,而且通过影像展示了陕西文艺中文学陕军、秦腔现代戏、西部电影、民族乐舞、老腔等民俗艺术、长安画派及其作品的声音与画面精华片段,展示了70多位文艺家和一批文艺批评家的采访画面和他们的观点。这些文艺作品的影像,以及文艺家和批评家的声画、观点和现场情景给人们留下的真切感知,是文艺批评论著无法实现的,但同时该片所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却并不逊于文艺批评论著。特别是通过央视国际频道和多家视频网站的播出,其传播力与影响力远大于一般的文艺论著。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媒人形态变化、媒介种类的增加[6],加之视听语言的日益成熟,视听媒介批评将成为媒介化时代文艺批评的重要样态,而且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批评方式等方面发挥出比传统语言文字媒介批评更大的批评效力。
    四、“微批评”与个体主体性的确立
    众所周知,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为标志的数字媒介时代,已被统称为微时代。文艺批评也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一起走进了微时代,开启了微批评⑦的历史。
    像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文艺批评中的微批评是一种通过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即时表达和传播的碎片化的批评。它一般以博文、微信、跟帖,以及在网络播放的影视作品屏幕上的弹幕等方式出现,长则数段文字,短则只言片语,随性而发,一针见血。微批评虽然体量微小,但数量巨大,如一条条涓涓细流,百川汇海,足以淹没专业批评的声音。
    作为文艺批评在微时代的一种标志性的批评样态,微批评的出现具有多种标志性意义。
    微批评的出现标志着文艺批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像微电影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创作和生产权力从国营制片厂和专业导演手中扩散到普罗大众一样,文艺批评的话语权也正在由专业批评家向普罗大众离散。由此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文艺批评家。随着微批评的日益兴盛,文艺批评从此不再是少数专业批评家垄断的专属领地,而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言的公共空间,文艺论坛由此变成文艺舆论场。
    微批评的出现标志着文艺批评个体主体性以媒介的方式得以确立。由于传统的专业批评是专业批评家基于某种学理展开,且必须通过具有国家出版证号的主流报刊发表,因此,批评的主体性,特别是个体主体性并不明确,有些在报刊发出的批评文章,其主体是作者,还是报刊,很难说清楚。而微批评既非完全源自学理,也很少通过主流报刊来发表,更多的是普罗大众基于直觉、感悟和个性的自发表达。这样的批评会具有很强的个体主体性。其所彰显的不是专业批评的学理的真理性,而是人的个性和悟性,不是群体意志,而是个体经验。
    微批评的出现可能导致文艺批评价值观多元格局的真正形成。任何批评行为都是其所属价值观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微批评这样一种极端大众化、个体化、个性化的批评样态,自然会成为各种不同价值观的在同一个文艺现象或文艺作品上的聚合。尽管价值观的多元化,难免伴随着鱼龙混杂,但也会出现观点和见解的异彩纷呈。那种慑于学术权威的众口一词的时代必将由此终结。
    微批评作为由媒介技术催生的一种文艺批评样态,已经表现出与传统的专业文艺批评不同的质地。
    我们应该首先确认的是,微批评虽然大多来自草根,但却不是一种低微的批评。批评之“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能够一语中的者,一定是高人;能够一语道破天机者,一定是神人;能够以片言而知百义,是所有动用语言的人之最高追求。在文艺批评中,最精准、最珍贵的见解大都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那些生动而又直抵本质的精言妙语。而能做到以片言知百义者绝非等闲之辈,一定是能力超群的批评家。在这个意义上说,成功的微批评需要超常的能力。
    同时,批评之“微”是一种心灵自由的表达。这种自由是对功利的超越。微批评家绝无功名之累,也无写作之累,更无引经据典之累,同时不受把关人的控制。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微批评家完全可以发自内心真实感受,出乎性情和顿悟,一针见血地道出真谛。同时,这种自由也不完全是由于某种解脱、失控和不负责任的任意妄言,真正的自由是对事物规律的深度把握,是庖丁对牛的洞悉。因此,成功的微批评行为,是建立在对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宏观把握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发掘,而不是对自由的挥霍和浪费。
    批评之“微”是一种个性,是批评家个性与批评对象艺术个性之间形成强对流的刹那间爆发出的闪电。现实中敢于或者善于对文艺发言的人,通常都是个性十足的人。所以微批评原本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批评,一种个性魅力四射的批评。
    批评之“微”也是一种权力,一种自由发言的权力,一种批评主体的话语权。自媒体和网络空间赋予了每个关心文艺的人批评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微批评是公众对自己批评权力的行使,也是言说权、话语权的一种表达。就权力而言,微批评家与专业批评家是完全平等的。谁都有行使批评的权力。同时,谁也没有行使批评的特权。
    微批评与专业批评的关系,是媒介化时代文艺批评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方面,微批评虽然是数字媒介时代才大量出现的一种批评样态,但它在中国的批评传统中并不是没有根基的。中国文论的语言理想本来就是“以片言知百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微言大义”,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样态本来就是感悟式、点评式的。中国古代诗论、画论、乐论,多采用品、悟、以诗论诗、以境会境、画龙点睛之法,其实都是微批评。即使明清时期对四大名著的批评,也没有用长篇大论,而是采用眉批、点评的方式。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石头记》都是只言片语,却入木三分。
    在当代专业文艺批评中,也有微批评传统。一直很受热捧的“酷评”其实就是媒介化时代到来之前的微批评。酷评和微批评一样,都以短小而尖锐,只言片语却一语中的著称,有时会追求所谓“深刻的片面”。1980年代,当郑义的《老井》,从小说到电影红遍全国的时候,一位上海批评家甩出了一句“不就是一部当代的愚公移山吗?”1990年代,当《废都》被作为贾平凹第一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被热炒的时候,这位上海批评家又是一句“《废都》,一个大村庄的故事”。⑧这种犀利、尖刻,而又酣畅淋漓的酷评,延续的正是中国古典批评传统,也正是微批评赖以发生的当代传统。
    另一方面,与专业批评相比,微批评存在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有的微批评严重违背学理,甚至以骂为评,以低级趣味为价值标准,但这些都不构成摒弃微批评的理由。因为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这种鱼龙混杂中,也大量存在着智慧、存在着精辟、存在着可能为专业批评家始料不及的见解。而且微批评给文艺批评带来的并不是去专业化,或者泛批评化趋势,更不会稀释或消解专业批评的存在意义,反而是对文艺批评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批评既会成为专业批评家的参照,也会成为重要的批评资源,更有可能与专业批评构成过去不曾有过的对话关系,从而相互激活,相互拉动,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文艺批评及文艺的发展。
    如果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出现为标志,媒介化时代也才刚刚开始。而媒介化时代出现的这些文艺批评样态尚未形成成熟的规则和秩序。特别是在这些批评样态中,中国化的批评话语体系和批评价值标准的重建,依然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重大问题,亟待人们去认识、研究和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