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2页。 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9—100、567页。 ⑶参见刘方喜:《“大机器工业体系”向“大数据物联网”范式转换:社会主义“全民共建共享”生产方式建构的重大战略机遇》,《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0期。 ⑷毛星:《意识形态》,《文学评论》1986年第5期。 ⑸陆梅林:《观念形态的艺术——艺术意识形态论之二》,《文艺研究》1990年第5期。 ⑹李思孝:《文艺和意识形态续谈——答陆梅林先生》,《文艺争鸣》1992年第3期。 ⑺李思孝:《文艺和意识形态——兼评几种观点》,《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⑻董学文、陈诚:《近三十年文艺意识形态论争与反思》,《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⑼吴元迈:《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文艺争鸣》1987年第4期。 ⑽李思孝:《文艺和意识形态——兼评几种观点》,《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⑾朱光潜:《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⑿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⒀钱中文:《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论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特征》,《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3期。 ⒁张怀瑾:《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 ⒂何国瑞:《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体系》,《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⒃朱立元:《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关系之辨析——兼与何国瑞教授商榷》,《学术月刊》1992年第8期。 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6页。 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15、216页。 ⒆参见刘方喜:《“意识形态阶层”论:马克思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拓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43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298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0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8—21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49页。 (25)关于文艺“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意识形态阶层”论:马克思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拓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225页。 (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页。 (28)参见刘方喜:《由“创客”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共建共享”主体建构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8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