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这位著名的荷兰画家,除了早年在伦敦度过了三年清贫的日子之外,似乎与英国并无过多交集。若是同时提到“梵高”和“英国”,大多数人或许仅能联想到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的梵高代表作《向日葵》。然而,今年在英国泰特美术馆举行的《梵高与英国》专题画展,却向人们揭示了英国文化、文学和美术作品是如何深刻影响了梵高,英国的现代画家又是如何被梵高所深刻影响的。 《梵高与英国》展是泰特美术馆时隔72年再度举办梵高画展。1947年,在伦敦、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举行的梵高作品展吸引了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超过15万名观众。而此次《梵高与英国》展更是汇集了梵高最著名的《星夜(1888)》《自画像》《向日葵》等作品,这些画作来自英国本土的各大美术馆以及荷兰、法国、俄罗斯等国。 展览同时还展出了那些“影响梵高”和“被梵高影响”的画家作品,例如收藏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17世纪荷兰画家梅因德尔特·霍贝玛的《林间道》,以及英国现代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梵高肖像习作》等。培根非常喜欢梵高画作体现出的“痛苦意识”,他画的一幅《自画像》中,一个男人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表情痛苦,与梵高的《永恒之门:悲伤的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绘画作品本被收藏在世界各地,当它们同归一室,艺术的传承和流变就显得清晰可见。《梵高与英国》展策展人坦言,将这些画作汇集到一处并非易事,需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正因为有了这种付出,才能让观者看到一个完整的、深深打着英国烙印的梵高。 梵高对英国,特别是伦敦有着深刻的感情。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说:“我爱伦敦。”在伦敦这座工业化、国际化的城市,21岁的梵高不禁感叹:在这里,我既不是荷兰人,也不是英国人,而是“大都会人”。在伦敦期间,梵高流连于伦敦各大美术馆和画廊,对一些名家作品的观赏和临摹奠定了他一生的绘画风格;而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对英国社会的描写,以及与他生活产生交集的伦敦底层群体,也成为梵高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各色的英国人在艰苦谋生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在梵高眼中,这些人的生活“比现实更加真实”。 近两年来,英国举办了不少类似的重量级画展。去年,《莫奈与建筑》专题画展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泰特美术馆也成功举办了《毕加索1932——爱、名声与悲剧》展览,这两场展览所展出的作品,也分别来自英国、法国、荷兰等地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2017年,为了纪念西班牙肖像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诞辰400周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专门开辟了一间展室,将目前仅存于世的两幅牟利罗的自画像并排摆放在一起展出。要知道,上一次这两幅画同处一室,还是300多年前在牟利罗儿子的手中,如今这两幅自画像分别存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和美国弗里克收藏馆。 收藏本无国界,同一位画家的作品因各种机缘巧合“流落”世界各地。也只有在今天信息、科技、交通手段如此发达之时,这些画作才有可能重新聚首,让人们有机会从一个连贯的、多维的角度去观察、品味一个画家的笔法和心境。全球化的深入也给艺术开启了一扇大门,当人们将收藏于不同国家的作品摆放在一起,一个追逐着光影描绘太阳升起时鲁昂大教堂的莫奈、一个将感情流淌在画作之上的毕加索、一个“大都会人”梵高,便如此鲜活、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伦敦时,20岁出头的梵高曾前往英国国家美术馆欣赏画作。他或许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会成为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多少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向日葵》的风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