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影于书后 | 我曾在罗马住过,那里……

http://www.newdu.com 2019-05-2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影于书后 | 我曾在罗马住过,那里……
    
    2018年9月8日的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式上,一部长达2个多小时的黑白电影斩获了当届最高奖项——金狮奖。
    这部来自墨西哥的参赛影片《罗马》,由奥斯卡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指导。
    
    通过这部半自传式的黑白电影,阿方索重现了记忆中的墨西哥城科洛纳罗马社区,并以一个富裕家庭的女仆为线索叙述了全片。
     
    女仆的名字叫做克利奥,是个不太爱说话但温柔体贴的女孩子。雇佣克利奥的是索菲亚——一个因为丈夫长期出差而心神不宁的女主人。
     
    而原本温馨、平和的一家,最终因为男主人的离家出走而走向奔溃边缘;祸不单行,未婚先孕的年轻女仆克利奥也惨遭男友抛弃……
    
    回忆中的时空,对于正在回忆的我们,既表现为进行时的亲近,又如同过去一般遥远。
     
    初看《罗马》,就像打开一本旧相册,镜头一点一点、慢慢咀嚼回忆中的苦辣酸甜,这种感觉是诗意的,也是感性的。
     
    如同碎片化的记忆一般,在平缓移动的镜头之下,女仆的日常生活在银幕上被一一展现。
    
    生活的细节,扫地、拖地、洗衣、晾衣……琐碎却又温暖
    这些平凡琐碎的家务细节,正是组成家庭生活的微小却不可失去的部分,而所谓的家庭,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而成的。
    女仆在为雇主构建家庭的同时,也将自己融入其中。
     
    家是内心的象征,也是混乱社会中的避风港。进入一个家庭,意味着进入一个内心世界。组成家的成员们在时间的磨砺之下,逐渐找到保持彼此平衡的点。
    
    失衡
    女仆、女主人和四个孩子一直维持着即将奔溃的临界点。然而好景不长,索菲亚的丈夫出差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离开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男主角的不断缺失直至身份完全消散,使一个家庭逐渐失衡直到奔溃。
    
    艰难驶入屋子的大轿车,早已预示着男主人和这个家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女仆克利奥的男友得知她怀孕而不辞而别,则引发了女仆的恋爱失调。
     
    几乎是在同时,女主人和女仆都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抛弃,失去了生活的平衡。
     
    也就在此时,影片原本的客观表达开始带有主观情绪并趁势上扬,周围的社会环境似乎也因此变得恶劣了起来。
    
    地震中摇摇欲坠的婴儿房,枯竭、毫无生命力的坟墓,甚至电影院里路易·德·菲奈斯的经典喜剧《虎口脱险》也变成了充满未知的科幻冒险电影《蓝烟火》……平静的生活渐渐脱离了原本的轨道……
     
    在一次民众暴乱中,克利奥遇到了成为暴徒的男友,由于过度惊吓,克利奥被送进了医院急救。然而祸不单行,这位无依无靠的女人失去了至亲的骨肉。
    
    一家人都沉入了痛苦和绝望之中。
     
    直到有一天,女主人买回了一辆新的轿车,宣告对过去的告别。
    
    旧与新
    作为和过去的道别仪式,女主人决定,最后一次开着老轿车带着四个孩子和克利奥来到海边,影片也因此达到了高潮。
     
    克利奥冲向了翻滚的浪潮,救下了两个差点被卷走的孩子。一家人围抱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坚固的三角形构图,平衡重新复原,一个安定的家庭再次形成。
    
    在这部影片之中,罗马社区中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生活本身,被尽可能地冷静、缓和地铺展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细细品味和解读。
     
    《罗马》没有好莱坞故事里那样主导叙事的主人公(hero/heroine),也没有过度的宣泄情感;整部影片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写,镜头始终远远地观望着这一切,以免被表演和氛围所感染,失去客观的理性。
     
    影片上映之后好评如潮,获得了10项奥斯卡提名,也获得了学院派的认可,并最终夺得最佳外语片在内的3项大奖。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