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就明确强调的任务目标。此后,他又多次重申加强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和要求,使全国的消除贫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陆续已经有不少作家对这场中国历史上仅有、世界脱贫历史上罕见的重大的与贫困坚决斗争的行动,给予了热情积极的表现和肯定。纪红建此前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作品。 为了将国家大力扶贫攻坚的坚定行动和伟大成果给予更多方面的表现,纪红建又在充分真实的社会生活基础上,创作了儿童长篇小说《家住武陵源》。在我的视域里,儿童文学创作涉及扶贫题材内容的作品还未见到过。所以,《家住武陵源》的面世,是儿童文学创作融入现实社会生活、表达时代和现实生活关注的发轫和优秀成果,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推广。儿童文学创作如果总是将一些既成的思想结论和凝固的观念推销给孩子,是很难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接受自觉的。伴随着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真实感受,发现和表现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逐渐理解接受,引导他们认知社会生活环境和正确人生价值原则,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最好方法。 《家住武陵源》巧妙地通过花儿、秀秀两个少年儿童的眼光,观察发现、感受理解发生在自己家庭和身边的社会变化情景,以画册翻动般的变化递进方式,使他们发现和真实地感受到,自从国家开始扶贫脱困行动以来,自己身边和周围生活情景的重大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给自己的父辈、乡邻和自己的生活命运带来的重大变化。花儿的爸爸虽然出生在杨家坪,那里尽管环境优美,可是因为交通闭塞、家里贫穷,与妈妈结婚后就来到了妈妈家生活。妈妈这里,因为嘎公(外公)是养路工,每月有几个工资钱,生活稍微好一点,加之嘎公家没有男孩,爸爸就当了上门女婿。花儿从年幼至开始上学,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父母就双双出门打工去了。可是打工十几年,远离了家庭和孩子,还是没有挣下盖新房的钱。伴随着老人的生病、去世、年迈,生活还是没有大的改观,依旧贫困。 时间在更替,生活在延展,社会在变化,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国家开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大行动,给乡村生活带来生机,交通条件改善、禾田居生态农业项目开发来到杨家坪,杨家坪像惊蛰之后的大地,开始萌动和充满生机。因为爷爷生病瘫痪,经过一番争吵和纠结,爸爸妈妈又搬到杨家坪,虽然还是个贫困户,但在相关扶贫政策落实、爸爸以厨艺开展服务,妈妈进入月嫂培训,家里的贫困状态开始有所好转。不久以后,收益增加,又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服务活动,几年时间,花儿家就迅速脱贫了。花儿也成为了讲解员,以自己家庭的变化作为例证,讲述着真实动人的脱贫故事。 在纪红建的笔下,花儿的观察感受和她身边的亲人经历表现情景,都是带着泥土气息和露水的真实存在。这样的情形,在武陵源区,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遇见和看到。所以,花儿家的脱贫故事和经历变化,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这是真实生动展现国家大规模扶贫脱贫伟大成果的很好方式,这样的家乡环境改变和人们生活命运的新面貌,是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贫困地区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因国家推进扶贫攻坚行动而改变的真实生动写照。《家住武陵源》对这样的重大社会历史和人们命运改变的情形做文学表现和记录,具有非常的价值意义。 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存在很多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现象。重要的原因是作品不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真实土壤,而是产生自作家的主观理念和虚构。《家住武陵源》是生长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根苗,是具有武陵源地区特有地理环境和真实生活基础与风俗文化内容特点的叙述。加之,严谨的真实内容与生动形象的表达结合得十分巧妙,儿童的特殊观察角度和认知情形也很贴切,对人物在困窘时的复杂心理和无奈情绪表现准确。人们或许会因为作品缺乏传奇的质朴平常有不满足感,但将儿童看待生活的眼光引导向客观真实,或许比用不少怪异、传奇、荒诞、无聊的内容影响青少年更加有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