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是一个关于揣测、虚伪、嫉妒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悔悟、宽恕、救赎的故事。对你我来说,这也许就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我仍能清楚地回忆起,某个弥漫着土腥味的夏日午后,我在教室里看到一个男生操作着他最新款手机时的感受。并且在意识到自己是在嫉妒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 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嫉妒”向来是不被允许的存在,是有悖道德的不良心理,常与“负面”“消极”“仇恨”“错误”这类词语一起出现。它被忌讳,被刻意回避,即使内心的确产生了此类情绪,也很少有人敢表露分毫。因为世俗的观念,我们对“嫉妒”谈虎色变,避之若浼,唯恐与之建立丝缕联系。当意识到自己心生嫉妒,我们羞愧难当,反复自责、极力压制,试图彻底抹除这种心理。如同按压水中的气球一般,明白它总会浮起,所以咬紧牙关,坚持着不肯停止施力。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但这个唯一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有差异就有比较,如相貌、家境、穿着、性格等,一切的一切,在比较中总会发现缺陷的存在,落差也由此产生,让人心生自卑,甚至深陷其中,丢失自我。这种心理自然会让人心生嫉妒,可我们又被冷酷理智地告知不能嫉妒。有光就会有影子,我们追求完美,自然会有嫉妒。《焰火》之于读者,是温和宽容的。对于嫉妒,它没有冰冷的说教,没有严厉的批判,更没有无情的打压。它蕴含我们最需要,也是日常最缺失的心理教育。它娓娓道来,用一件件温暖的小事,疏导着读者的内心:外婆把锋利的瓷片打磨成心形,做成项链还给哈娜;哈娜拖着沉重的病体,坚持为福利院的老人弹奏钢琴;养母不舍烧掉哈娜遗留的假发,如宝贝般将它拥在怀中;哈娜对艾米的谅解,对亲生父母的思念,对世界的热爱和留恋,总有一个细节能触动我们的灵魂。因此,我们都可能曾是犯错的艾米,但合上书本,我们都想成为哈娜。 这就是《焰火》的珍贵之处,它婉约地表达了良善的思想,又尊重读者,给予读者自己选择的权利。 《焰火》能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跳脱出概念的束缚,真实地书写了孩子复杂的经验和内心世界。多数文学作品都将孩子禁锢于固定的形象中:单纯善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独立于生活和欲望之外。但这其实不是真实的孩子。孩子也是人,他们各式各样,性格迥异,拥有常人拥有的一切感情。孩子的社会同样是社会,孩子,某种意义上是父母的倒影、教育的投影、社会的缩影。脱离现实的作品是无本之木,《焰火》则跳脱传统、挣脱束缚,植根生活的土壤汲取力量。 正因如此,《焰火》才能不是简单地把孩子作为“孩子”,而是作为真正的“人”来描写。它没有用“好”“坏”二元对立的符号化概念定义孩子,更没有将成绩与品质划上等号。学习优异的艾米会嫁祸于人,成绩差劲的沈振宇会无私奉献;在同一个女孩身上,我们能发现自私催生的微小心机,又能看到奋不顾身的美好善良;有暗中私自的比较和忌妒,更有真挚纯粹的歉意与温情。它细致地刻画少年复杂的心理活动,反映出人性之微妙,将读者从传统少年文学的虚假幻梦中唤醒。 《焰火》又不仅仅止于描写少年世界的“复杂”,它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在认识到这种“复杂”之后,能看到光。长大成人的艾米将自己内心的防御层层剥离,展露出最深处难言的隐秘。曾经的自卑、嫉妒、欺瞒、告密,对哈娜的伤害,对小狗的遗弃,使艾米痛苦焦灼。同她一样,我们少年时期犯下的错,会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孤独时刻,不断侵袭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深陷黑暗。但哈娜原谅抚慰了艾米,艾米也最终释怀了。《焰火》的人文精神就在这里,它允许每一种感情的存在,宽恕着每一个人的过失;它满怀善意地柔声轻语:你是正常的,无罪的,不必折磨自己,只要接下来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情。 《焰火》就这样照亮人生、照亮世界。“它用一毫秒来燃烧自己,却留给黑夜永久的灼伤。”哈娜如焰火般点亮了艾米的一生,《焰火》也在灼烧着我们的世界:它反映学生群体的生活、心理及其普遍困境,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感化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光明。 我很庆幸能读到这样的一个故事,能进入艾米与哈娜的世界,然后在纯净的焰火中,释怀我们曾犯下的过错,原谅那些曾对我们犯下同样过错的事物和人。这种感觉让我热泪盈眶,使我如释重负。我第一次明白:我曾为之而感到羞耻的孩童时代的羡慕嫉妒,并不是一项被世俗所唾弃的罪行。 《焰火》真实地再现了我的青春,欢笑美好没有被无限夸大,泪水恐惧也不再被极力压抑。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苦痛与喜悦交织的岁月,这是保护我们蜕变的蝶茧,帮助我们涅槃的火焰。 盛放的焰火引燃沉寂的永夜,也照亮了郁结的内心。《华严经》有云:“譬如一灯,如入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焰火》就是这入于暗室的灯盏,一下子破除了少年内心的阴黯,点亮了人生,让刹那成为永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