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如果能够写出一个相对完整、可信可感却又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世界,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那么这部小说就是成功的。读宋安娜的小说《泥土里的想念》,就有一下子被吸引进去的感觉,猝不及防,我就这样跌进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天津英租界。 整个小说的故事就建立在8岁的犹太小女孩撒拉对照顾她生活起居的保姆“阿妈”的情感依恋之上。随着撒拉与阿妈的合与分这一主线的行进,日本军队侵占天津的那段历史也徐徐上演。从有阿妈的朝夕陪伴,到“丢了”阿妈,再到寻找阿妈,最后与阿妈相见却不能相认,小女孩撒拉真真切切地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也深深体会到被迫与亲人诀别的痛苦。 孩子与战争,这是一组极有冲击力的搭配。但在这部小说里,孩子不再是表现战争的“道具”,战争被放置在孩子的背后。小说的着力点总是放在孩子的情感状态上。日军进入天津之前,撒拉与胡同里的小伙伴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日军进入天津之后,生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英国向日本宣战后,日军进入英租界当街抓人、强占学校,撒拉的生活被彻底改变,身边熟悉的人开始离开,有的被驱逐出租界,有的“上山”,有的被日军杀害。小说尽量把撒拉所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让读者跟随小撒拉一起,仿佛也经历了那场战争,在天津的英租界里活了一回。 时间就像长河,小说所写的只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作者用大量细节填充这朵浪花的每一个细胞,让这朵浪花发出显微镜一样的功效,放大了1937年到1942年的天津英租界,让我们得以看见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真实存在着的那些在天津生活的犹太人。他们保持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在英租界形成了一个犹太社区。战争到来之前,他们与英租界的中国人友好相处。战争爆发后,他们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也尽力接收从欧洲和中国东北逃到天津的犹太难民。直到日军进入英租界,天津也不再是他们停留的港湾,他们只得再次背井离乡,寻找安身之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在天津英租界的犹太社区的小撒拉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战争敌人之来势汹汹,也能感受到联手反抗的积极力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70多年了,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反战题材作品,其中有一些人物形象已经成为经典。我国的抗日战争题材作品也很多,但真正能把对战争的思考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大格局上的并不多。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有这样的野心和气势的。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天津风土民俗的描写,对天津老城的描写。而对犹太人的描写也比较传神。而让小撒拉深深依恋的阿妈,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温柔善良、勤劳能干,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手下有做不完的精美手工,传统文化在她这里自然地传承。更可贵的是她并没有仅仅把当保姆作为谋生的职业,而是对照看的孩子付出真情。阿妈只是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一个代表。善良之人却被肆意伤害,更加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忍可恨。 小说聚焦抗战时期天津犹太人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写出了一段较为真实可信的历史,对于提升我们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思有着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