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

http://www.newdu.com 2019-04-25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 欧阳友权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把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设问题推到学术前沿,但网络文学批评在修史中该怎样“述史”却不得不面临三大难题:怎样处理网络文学历史短促与学术成果积淀不足造成的资源掣肘,如何规避网络文学多元创作下“批评定制”的述史风险,以及怎样处理文学史元典传承与网络时代观念新变的语境选择。摆脱第一个难题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中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史的学理观念;破解“批评定制”述史风险的关键在于把握文学变与不变、文学批评变与不变,以及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而消解第三个难题则需要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对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选点”和“定格”,找准网络文学批评史实与史论、史料与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
    关 键 词:网络文学/批评定制/原典规制/选点/定格
    作者简介: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奔涌而来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文学形态,其丰富的原创作品、庞大的受众族群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不仅构成一种文学的“历史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的“价值存在”。于是,网络文学的“入史”问题便开始进入学术视野,有关网络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①,并且有升温之势。当网络文学的“入史”庶几成为既成事实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文学批评怎样“述史”的问题,即我们该怎样科学而客观地书写中国的网络文学批评史?这里首先要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网络文学创作的入史、述史尚有丰富的作品和众多文学现象为依托,那么,起步更晚的网络文学批评史的书写将会碰到哪些问题呢?我们知道,批评依托于创作并以创作为对象,网络文学批评是相伴网络创作而产生的,但它所面临的理论语境却十分特殊。切入今天的网络现场可以看到,针对网络文学的在线评论、学院派批评和传媒批评已经汇聚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批评力量,也积累了许多批评成果,但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批评标准见仁见智却是网络文学批评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使得其批评形态和批评理论的建构既具有可成长性又充满不确定性。近两年,网络文学批评界对此做过许多探索,笔者也曾撰文辨析过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持论维度和问题论域等话题②。
    现在的问题是,在网络文学批评悄然兴起的背景下,我们要以理论自信去书写这一文学的批评历史,必然会面临如何“述史”,即撰写的理论逻辑与方法论的问题。述者,陈述、修纂也,修史之难,自古有鉴,而网络文学批评的修史该如何“述”之,事实上正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新媒体文学语境的新旧博弈、观念更迭和学理嬗变,还存在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史的书写掣肘。于是,辨析并正视网络文学批评在“述史”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探寻消解这些矛盾与困境的可行性路径,对于我们科学修史和积极建设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学批评史,将是一件十分重要又意义深远的事。
    一 直面网络文学历史的短促性与批评成果有限性造成的资源掣肘
    试图为新生的网络文学厘清批评的足迹,书写网络文学批评史,首先要解决书写对象的历史积淀不足问题,即由于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短促、其所积累的学术资源有限所导致的批评史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和述史信源不充分的难题。
    比如,近距离地“逼视”,易于造成学术视野的局限性和观念的片面性。1991年诞生于北美华人留学生之手的汉语网络文学,20世纪末才进入中国本土,如果把1998年看作我国网络文学元年③,迄今为止也就只有20年时间,这还只是说的网络文学创作,而批评应该是在创作之后,网络文学批评出现的时间显然比这还要短。在一个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讨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批评史,显然是有时空局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于一种尚未拉开历史距离的对象,容易让人“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研究者难以对一个积淀不多、体察不深的对象做出客观而准确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处于起步期的网络文学稚气未脱且变动不居,对它的批评、研究很容易失准和错位,先行者筚路蓝缕,千里始足,序幕初启,好戏刚刚开演,成果还很有限,此时启动修史之功,无论定性定量都显得理据单薄。如研究者所言:“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深入系统且严重滞后,较少从网络文学的本体评价出发,没有建立起有别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的权威的基本评价标准理论体系,对网络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指导不够得力。”④此时将其入史,对其述史,可鉴之于历史的东西未经充分的历史沉淀,其治史的成果能否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尚待观察。
    此外,批评实践和学术积淀的薄弱,会让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出现史实和史料上的捉襟见肘。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反差很大,短时间内,网络原创作品已是浩如烟海、恒河沙数,而理论批评则较为稀薄甚至缺位,成果还不算太多,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文学创作的解读和回应能力也十分有限。实际情况是,面对网络文学生产的特殊方式,看到排山而至的网络作品云聚赛博空间,传统的批评界常常为此感到手足无措,理论准备明显不足,反应也很不及时。传统的批评家有的守住自己已有的“一亩三分地”,不屑于旁骛网络去关注这一俗众狂欢的领域,有的惯于用原有的批评话语和观念模式套用到网络文学头上,加之网络作品(主要是类型小说)一般篇幅都很长,评论者往往阅读有限,导致他们切入网络文学现场的自信心不足,其对网络文学的解读缺少说服力量,有时难免会把传统的文论模式简单套用到网络文学批评上,致使一些网络批评的聚焦失准与凌空蹈虚。另有网民的在线评论和所谓的“传媒批评”,其长处是反应及时,却存在即兴针砭、不求理据之弊;这类话语虽有感而发,时效性强,有时也能搔到痒处,戳到痛处,但难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文不对理,不切肯綮,网络不负文责。应该说,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技术媒介有关,也与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浸淫不久、理论积淀不够有关。
    不过应该看到,历史距离的短促和学术资源的掣肘是劣势也有机缘,作为网络文学批评史的修写,就是要抓住机缘,并力求将那劣势转化为优势。其基本的立场或许在于,既要尊重文学的规律,也要把握网络文学的特点,把网络文学当“文学”看,同时也把这一文学当“网络文学”看,坚持“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走进网络文学现场,深入网络批评领域,倾听文学批评的声音,从时限不长但理论批评活动却十分密集、批评成果依然丰盈的现状出发,近距离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认清其来路和去向,觅源搜珍,广撷博采,辨识这一过程中积淀的理论元素,疏瀹其成就,总结其经验,发掘其价值,找到其不足,抽绎有价值的观念,引导网络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从这样的学术立场看,网络批评历史距离的短促和时空的短暂并不一定就是劣势,而可能是机缘和优势——近距离观察一个事物可以使人看得更清,辨得更明。这样的“逼视”对象,资料不会疏漏,细节尽在掌握;并且,网络批评的众多当事人仍然活跃在现场,一件件文学批评的事件还历历在目,亲历者和见证者的历史在场性远比捡拾历史长河中的“理论珠贝”要方便得多,也真实和完整得多,不是么?诸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网络热评,恶搞赵丽华的“梨花体”事件,第一部手机段子小说《城外》引发关注和论争,网上“韩白”论战,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网络小说排行榜,网络作品研讨会,全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论坛,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各类网络文学社团的理论研讨,等等。正是因为它们的当下性和亲历感而使网络文学批评史的书写内容变得真切和具体、阐述的事实显得确凿和可信。
    当然,相对于积淀深厚的文学批评史传统而言,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行为只能算是“开新”之举,我们的判断会面临表面化、片面性的风险,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只能是坚持历史辩证法,即传承文学史的人文审美传统,秉持人类赋予文学的逻各斯学理原点,借助已有的文学经验和批评观念,把网络文学放到当今时代网络传媒的语境中,针对网络文学创作、传播、阅读、市场反应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学术资源做出清理和评辨。新的批评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建构只能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的创造,是在吸取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的源泉。尊重历史又回应现实,切入网络,走进文学,将网络文学批评史作为当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审视和把握,又当作“网络文学”的历史去构建。只要秉持这样的立场和站位,我们也许就能摆脱历史距离和学术积累造成的资源掣肘,在还原历史真实中,创造一部基于“史源”又忠于“史实”的网络文学批评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