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在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中建构人类文化共同体

http://www.newdu.com 2019-04-01 江苏大学文学院 任晓霏 戴文静 参加讨论

    近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认同”学术论坛暨“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江苏大学成功举行。来自文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 “先秦文化系统”、“儒家传统”、“儒家情怀”、“中国学派”等相关议题展开博深切明的学术报告和深入有效的学术互动。
    先秦文化系统的传承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承千年的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发端和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它所包孕的文化精神沾溉着华夏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长久远的影响。山东大学郑文杰教授上考下求、旁推交通,作了“先秦两大文化系统对中国三大类传统学术之生成、走向与命运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他分别从“上古文化两系统”、“山川守文化概貌及影响”、“社稷守文化概貌及影响”、“生往之学及其命运”四个维度展开论述。郑教授从“上古文化是单一的吗?”这一学术问题切入进行考问,并运用三重证据法,综合考古资料、民族民俗学调查对传世文献进行了考证、辨伪,提出多元的上古文化中至少有两个共存的中心,即长江流域的“山川守文化”和黄河流域的“社稷守文化”。同时解释了这两种文化体系对生往之学、天人之学、人人之学三大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影响。
    儒家传统与儒家情怀的传承
    儒家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传统的核心就是其道德理论。南通大学周建忠教授不落窠臼、另辟新径,以兰花譬喻君子,对兰花的儒学内涵与传统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的解析,从传统的兰花精神中找到了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他首先从兰花的文化内涵与儒学的人格定位讲起,论述了“花运、国运、世运”、“花道、茶道、香道”与“重文、修史、养心”之间的密切关联。他认为兰花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人格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兰花作为中华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是多重的:它可以发展为朝代更替时候的独立不迁;可以展示为山河破碎、异族入侵时候的民族操守;也可以展示为和平年代的清正高雅。时光进入科学理性和现代技术现代化,兰花仍然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延续和传统积淀,是从传统发出的顽强幽美的人文意象。兰花具有素心高洁、不求闻达的高尚品质,是中华民族不慕荣利、忠贞不渝的崇高精神象征。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应该从兰花身上吸取到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内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儒家人文情怀所指实际上所强调并倡导的是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推动当下在历代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就其现代价值而言,这是我们新传统、活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南京大学曹虹教授从中国传统散文的历时视角讲述了中国文人的儒家情怀。在主题为“中国散文与儒家情怀”的报告中,她提到切入时代、关注文化命脉与社会危机,中国散文一直有着承载明道的任务。这种重建文学与世界、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就是一种“道济天下之溺”思想的体现。韩愈振衰起弊的担当姿态,为宋儒完善道统论打下基础,也为后世文论立下框架,这是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态度。儒家学者这种一生忠骾,醇而能肆的个性,以及道德生命内化、同情个体困境,感人之所不能感、言人之所不敢言的态度使其没有落入“头巾气”。“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的桐城派更是戒“客气”,以义理洒濯其心。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儒家传统与儒家情怀,不仅对历史上铸造中华民族精神起过重要作用,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中国学派的文化认同
    余英时针对中国二十世纪人文研究提出尖锐批评,并下论断,如果这一“视西籍若神圣”的心态不能根本扭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势将长期停留在认同西方的流行理论阶段。《江海学刊》总编辑韩璞庚作了主题为“中国学派何以可能”的学术演讲,指出文明之间对话与沟通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大景观。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进步,有效进行文明交流互鉴,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是当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从“如何摆脱失语状态”以及“中国学派的形成条件”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阐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原有学术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只能学习西方,致使中华学术从此失语。他认为,只有实现话语认同、问题域形成、学术话语通约,才能进行文明对话、摆脱失语的困境。学术话语体系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具有深刻影响,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义。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国际地位日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些为中华学术自信、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党中央曾明确指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如果想要打破西方体系的笼罩,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在中国文化与文学自己的逻辑里去寻找其定位与归宿,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重获话语权,使中国学术话语从自在走向自为,就要从以下四方面努力:一、面对鲜活的中国现实,进行话语追问与提升;二、确立中国的核心价值取向,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三、汲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丰富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内容;四、用国人原创的学术话语,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传播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长河中,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曾有过深远的影响。17世纪延续百年的“礼仪之争”将儒家思想带到西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人正是从中看到了理性主义生活方式,才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拉开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序幕。中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传播是最好的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既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在此基础上,传播中国特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使其在传播中迭代增值,达到文化认同,命运共建,在文化认同中传承文化遗产,在文明互鉴中构建文化共同体。大运河文化,上承春秋,下至清末,续以当代公元两千之初。它是中国“活”的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的国祚、文脉密切相连。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大学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在诸多与会学者的见证下揭牌,将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大运河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镇江大运河故事,繁荣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优势,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推进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国际传播。
    论坛由江苏大学主办,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图书馆联合承办。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研究”(17AZS012)、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C10299023)和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项目“镇江大运河文化传承传播基地建设”(2018YB010)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任晓霏,教授,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戴文静,博士,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