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读后感(一):永远的《牛虻》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张晓惠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牛虻读后感 时隔这么多年了,可那次夜读小说《牛虻》,读到牛虻临刑前给女友琼玛的诀别信中写到两人小时共同朗读过的这首儿歌时,泪如泉涌不能自己的情形仍宛若昨日。 是在不谙世事的岁月,是在没有什么书读的年代。那本泛黄了的竖排版的小册子是怎样震憾着女孩的心灵啊!牛虻读后感 亚瑟,“黑色的睫毛下一双深蓝色的眼睛,梦幻一般神秘”,从清逸俊雅的大学生到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瘸着腿如美洲豹的坚毅无比的意大利党人牛虻,我追随着他到南美,和他一起在甘蔗园做苦力,一起在杂耍班子受灵与肉的践踏,一起运军火直至一起走上刑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将走进院子,怀着轻松的心情,就像一个放学回家的学童……”,噢,这么多年了,我还是记得,刻骨铭心的记得,当牛虻在被打了数枪“鲜血染透了白色的衬衫”,“血肉模糊的身躯挣扎着”对神父蒙泰里尼说:“RADER(父亲、神父),您的——上帝——满意了”?我的心与蒙泰里尼的心一起碎了! 那时,我是迷恋上了牛虻,爱上了牛虻。那个有着一双碧蓝眼睛的男孩,那个脸上有着一道长长刀疤的男人。从牛虻的身上,幼稚的心灵第一次感受着傲然的气质、高贵的气度和刻骨铭心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阅历的累积,我知道,我之所以爱,是爱上了牛虻的英雄主义、牛虻的孤傲,爱上了牛虻对理想的始终不渝,对情感的忠贞和坚忍,更是爱上了牛虻具有的那一种精神,为了自由和追求真理,甘愿牺牲爱情和亲情甚至生命的如殉道者的那般精神。 花开花落风霜雨雪,在生命的旅程上行走,有过磨难有过痛苦,有过心儿在苦雨中浸得萎糜和酸涩的日子。人生的路啊曲折悠长,繁繁复复,哪一条是该走的?该怎样走?在信仰和精神之类早已成了饭后茶余调侃的话题,有一些追求是否还该坚持?有一种付出是否值得?不劳而获、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投机取巧,快餐式物化的喧嚣社会还需要精神之类的东西和品质吗?在苦闷和彷徨时,在夜色中在白云间,牛虻常常会不期而至,带着他惯有的嘲讽的微笑注视着我。于是,二十年前那一个不眠之夜的阅读,读了《牛虻》后不可抑制的泪水,那情感和灵魂上的震撼,会一次又一次地涌上心头。 牛虻告诉我们,你可以砍掉一个人的头颅,却无法砍掉他灵魂的高贵;牛虻读后感 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百年前著成的《牛虻》昭示着后人:肉体可以腐烂,精神却可以穿越时空。 已不是理想主义生存的年代,天下滔滔,象牙塔一座座倒塌了。但牛虻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让我看到在纷繁复杂中怎样锤炼人生,在挫折和磨难时怎样坚持自己的自尊和骄傲,甚至面对死亡时,怎样的坦然和从容不迫。牛虻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二):流氓 牛虻这本书应该是文革时期知名度最高的小说之一,我知道这本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四川话里的牛和流氓里的流是同一个发音,而虻正确的蒙的发音被人篡改成了氓,所以这本书在四川境内大概都被人戏称为“流氓”吧。 这也是小孩子对这本书表现出好奇的原因,因为它是父辈看过的,而且在他们那个年代里这本书似乎有一种被神圣化的企图,很多从文革里过来的人都声称深受牛虻的影响。牛虻读后感 于是上周日在首图的图书架的最下面一排,我看到好几个版本的牛虻,我从里面选了一本相对新相对干净的。这是译林的版本,古绪满译的,在序里也有看到这本书的一些八卦,仅在中国似乎都有四五个版本,有从苏联的俄语里翻来的,有从原版的英文版翻来的。牛虻在中国得到这么广泛的传播,仅仅是因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本书里,有人用牛虻来形容保尔科察金,也就是钢铁的男主角。所以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年代非常好奇,牛虻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形容。于是这本书就被翻译并广泛传播了。 其实我对政治类的书籍完全没有兴趣,所以我并没有看过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也不知道有这个典故,那天借来,只是好奇为什么这本书会对爸爸那个年代的人产生了这种影响。牛虻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其实挺让我惊讶的。因为书写得出乎意料的好。整本书抛开十九世纪的时代限制,它甚至带有那么点陀思妥耶夫的味道。书里体现了非常激烈的冲突,戏剧性很强,牛虻以及他的神父父亲的人物刻画也相当到位。 当然现在看来,有些情节显得有点刻意,在情节以外的描写性语言有点做作,但整体的故事性和深刻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这本书并不红色,它更多在探讨人性、宗教里那些在那个时代的人里必须面对和质问的东西。它一点都不虚,写得很扎实。 如果有时间翻闲书,这本书倒是可以翻一翻。牛虻读后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