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新时代儿童文学的责任

http://www.newdu.com 2019-03-21 文艺报 左昡 参加讨论

    在今年政协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文艺社科工作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在一个儿童文学工作者的眼里,这四个字尤具分量,别有深意。儿童文学是朝向未来的文学,是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文学,面对的是国家的蓓蕾民族的芽,正是如此,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儿童文学工作,培根铸魂,培养和铸就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便值得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体认。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经过梳理和思索,我想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有责任、有意识、有方向地培养青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四个方面:中国气魄、人民情怀、立德意识和创新精神。
    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中国气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业繁荣发展,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在世界优秀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可以说,全世界最优秀的儿童文学都已经或正在中国引进出版,并拥有各自的小读者。那么,中国的小读者们,除了阅读优秀的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之外,该如何从阅读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获得关于“我是一个中国孩子”的文学体认,并能因这种体认油然而生身为一个中国孩子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在童年、少年时便于灵魂深处生成属于他们,属于未来的文化自信呢?
    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创作者和出版者更为准确,也更为专业地把中国故事讲给孩子们,于润物无声中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中国气魄”。
    近几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入人心,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批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爱听的“中国故事”不断涌现:从讲述抗战岁月的《野蜂飞舞》(黄蓓佳著)《少年的荣耀》(李东华著)《将军胡同》(史雷著),到讲述新中国建国时期的《吉祥时光》(张之路著),再到讲述上世纪下半叶的《蜻蜓眼》(曹文轩著)《阿莲》(汤素兰著)《野天鹅》(翌平著)等,一个以新中国建立、发展为线索的“中国记忆”儿童文学精品画廊在几年间迅速地建立,并不断丰富。在这些故事当中,孩子们可以读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光荣故事,体会到一个个“中国孩子”在历史发展的过程所经历的苦痛与艰难,所抱持的希望与决心。
    世界纷繁浩大,只有走过的路能让我们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只有中国历经的曲折和在其中砥砺前行的勇气能让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区分开来。身为一个中国孩子,一个经历过烽火与贫弱,曲折和艰难却始终坚定向前的中国的后代,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这便是新时代儿童文学应当坚定不移地给予青少年儿童的“中国气魄”。
    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文艺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在本次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为人民创作,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基本立场。
    落实到儿童文学工作中,新时代的儿童文学责无旁贷地应当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人民情怀”。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进行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2015年发表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一针见血地批评有的创作是“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如果我们的儿童文学也尽皆如此,孩子们将自童年起便习得“以自我为中心,视他人如无物”的利己风气,长大之后,又有多少能具有人民情怀,心系人民呢?恐怕更多的还是会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利己,何利民?不利民,何利国?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不断贯彻落实,儿童文学中具有“人民情怀”的佳作也从市场价值边缘回归到文学价值的中心,一批各具特色,别具魅力的儿童文学作品陆续涌现,尤为可喜的是,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在其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如讲述疍家人生活的《摇啊摇,疍家船》(洪永争著),讲述使鹿鄂温克人生活的《驯鹿角上的彩带》(芭拉杰依著),讲述中俄边境生活的《九月的冰河》(薛涛著),讲述湖南西峒人生活的《唢呐王》(小河丁丁著),讲述塔吉克族生活的《雏鹰飞过帕米尔》(毕然著);再如讲述留守儿童生活的《花儿与歌声》(孟宪明著),讲述警察后代生活的《因为爸爸》(韩青辰著),讲述外来务工子女生活的《流动的花朵》(徐玲著),等等。自这些作品之中,青少年儿童可以从一己悲欢中跳出,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关照发生在广阔大地上的丰富、精彩、动人的成长故事,去感受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状态、不同文化习俗的广大群众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可贵的同理心与共情力,培养一种能在内心扎根的“人民情怀”。另一方面,独特的选材还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陌生化”吸引力,使作品获得更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立德意识”
    在本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以明德引领风尚”。这句话,对于儿童文学来讲,是格外重要的。青少年儿童处于人生成长的打基础阶段,如果不“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便难免会走弯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德”为先,明确地指出了文艺创作的价值观导向,就儿童文学而言,有责任尽力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立德意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好底子。
    在培养“立德意识”方面,在儿童文学的诸多门类中,童话具有先天的优势。《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曾说:“童话,就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代代相传。”童话是幻想的世界,但优秀的童话同样具备现实主义的精神,甚至能够比现实更加反映现实。在童话中,作家所给予青少年儿童的守候与期望是愈发深情也愈发深厚的。近年涌现的优秀童话作品,如以善良赢得尊重的《布罗镇的邮递员》(郭姜燕著),以善意穿透黑夜的《小翅膀》(周晓枫著),以信任寻找希望的《青云谷童话》(徐则臣著),以守候等到奇迹的《大熊的女儿》(麦子著),以勇气求索自我的《天女》(周静著),以信念守望家园的《水妖喀喀莎》(汤汤著)等,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光亮,抱持向善向美的信念,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小读者进行品德上的引领与浸染。而如小说《一诺的家风》(孙卫卫著),散文《爱——外婆和我》(殷健灵著)等作品,也以美好的情感与朴素的故事感染着小读者,为他们的童年打下光明的底色。
    青少年儿童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儿童文学对他们的精神塑造能够起到教育、熏陶、引领的作用,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注重对青少年儿童“立德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切切实实“以明德引领风尚”,并以儿童文学本身的向光性将其充分地表现出来。
    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重要讲话中还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对文艺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做时代的记录者、书写者、讴歌者和回答者。从这一点上来看,创新精神便尤为重要。而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应当通过创新性的文体裁变和艺术表现来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承担培养青少年儿童“中国气魄”“人民情怀”和“立德意识”的责任时,“创新精神”将成为进一步推进儿童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何打破局限,追求创新,不断地将儿童文学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新时代新要求更加紧密、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还需要我们在未来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