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延伸手臂,为广大文艺工作者鼓与呼——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

http://www.newdu.com 2019-03-13 中国艺术报 蒲波 参加讨论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如以往一样认真,带着六份议案来到北京,如《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关于大力推进文化IP和旅游场景的融合发展建议》《关于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凝聚更强大力量的建议》等,开会时笔记本上抄得满满当当的。虽然非常疲惫,但在他谈及四川省文联如何深化改革时,依然充满激情。
    “文联深化改革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改变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不断增强组织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的‘两个面向’,就是我们工作着力的方向。 ”郑晓幸说。
    面向基层,“开好菜单”
    四川省总面积48 . 6万平方千米,人口9000多万,有21个市州、 183个县市区。面对如此多的受众,文联工作如何落实“两个面向” ?“这几年,四川全省文联系统最大的变化是省级文联、市州文联和县级文联联动起来了。 ”郑晓幸说,“而且,我们将重要的主题性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将手臂延伸至县,激活基层文艺的活力。这样的工作,倒逼了文联组织方式、工作职能的转变。 ”
    郑晓幸比喻,四川省文联好像规划师,其工作好比“开菜单” ,而“做菜的”“品菜的”都在基层。四川省文联每年组织的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都是通过一个活动带动一片区域,带动几个地区、数十个县。四川省文联在展演展示展销展评中不断摸索实践着这样的工作方式,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如今,全省的基层文联越来越“火”了。文联工作在基层,不光是与文艺活动有关,也与扶贫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延伸到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特别是在一些极贫地区,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效果都很明显。 ”他说。
    郑晓幸认为,当注意力盯着基层的时候,一定要找准文化服务的盲点、空白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需要起到渗透作用。文联工作面向基层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了解基层、贫困地区的文化需求,把文化惠民活动落到实处。四川省文联将一系列深扎活动与基层文联摸底调查融合在一起,在实实在在做好文艺惠民工作的同时也推进了基层文联组织的建设和改革。由于工作深入,四川省文联也能对基层文联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更加切实有效的改革思路,帮助基层文联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让“文艺四新”更加灿烂、滋润
    谈到第二个“面向”,郑晓幸拿出抽屉里的一本《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这套四卷本丛书是四川省文联开展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和新文艺个体工作者大调研的成果之一,也是去年四川省文联工作的一大亮点。
    四川有30多个艺术门类,文艺事业和文艺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有亮点的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组织目前有9万多家,新文艺群体的规模达到250多万人。郑晓幸说:“当我们把新文艺组织的家底摸清楚时,震惊于其艺术门类之丰富、规模之庞大、生命力之顽强、特色之鲜明。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文艺四新’多给一点阳光、多洒一点雨露,让他们更加灿烂、更加滋润。”
    这样巨大的工作量也对于文联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职能需要调整,工作平台需要拓展,工作方式需要改变,机构设置需要变化。”他介绍,四川省文联制定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多次和有关部门对接,解决了一些职能上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设立了新文艺群体工作部、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部等拓展新的工作局面。他说:“团结千千万万的文艺工作者,让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就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发展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要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比如职称评定、参与政府公共文化采购等。”
    现在,四川省文联的许多活动都是由新文艺组织自发聚集在一起的,文联对活动加强规划,并借助媒体加以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今年四川省文联将举办一个新文艺群体综合成果大型展览,参与展览的都是文化艺术界的民营企业。各地会按照特色设立分会场、专项展示,把展示展演展播展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当地文旅经济的发展。“文联要打通延伸手臂的‘最后一公里’,发挥行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管理、行业的自律,关心、关注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从中发现新人、发现名家,激活他们的社会能量。”郑晓幸说。
    建好通往文艺高峰的“高速公路”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郑晓幸介绍,今年起,四川省文联会就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节点进行文艺规划,推出重大题材原创作品。
    四川省文联在抓精品方面,扎实推进文艺“筑峰”行动,开展百家“推优工程”,鼓励出作品、出人才,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我们的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始终是要靠作品说话的。”郑晓幸介绍,百家“推优工程”在推出优秀文艺作品的同时,发现新人、扶持新人。该工程几年来推出的一系列优秀作品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挖掘巴蜀文艺资源的努力中,四川文艺填平了一些‘洼地’,也夯实了文艺基础——四川文艺高原在崛起。
    如今,年轻的文艺工作者都活跃在互联网上。“在互联网时代,整合全省的文艺资源,仅靠传统手段是肯定不行的,需要把‘互联网+’渗透在文联工作中。这也是四川省文联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会从会员管理登记、各项活动拓展到网上文联的构建全面铺开。文联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建设者,我们需要把高速公路的一个个进出口‘开得更大一些’,将许多独立的文艺网站连通起来,建立文艺资源数据库。”郑晓幸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我们要把四川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形成共识,奋力推动四川文艺的繁荣兴盛,使全省文艺工作者成为四川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有生力量。这是文联工作的根本。”郑晓幸说,文联要始终坚持做文艺工作者的好伙伴、生活中的真朋友,为文艺工作者做好服务,帮他们鼓与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