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任何理论话语从来都不是自我生成的,而是历史建构的产物。理论话语的历史建构有其外在的社会机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机制。近40年中国文论的发展与内外机制的发展和改进直接相关,同时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话语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不尽人意与内外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与其尚存在着的一些明显缺陷存在因果关联。 文论话语的建构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里从两个大的方面略加透视,一个涉及管理体制问题,一个涉及教育体制问题。就管理层面和整个社会而言,对理论批评的关注和重视远远不如文艺创作。就教育体制而言,文论研究面临着很大的人才储备问题。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只是条件,而内部原因才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因此,文论研究界在反思文论发展状况时,还应该从文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内部找一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作点分析,一个是研究个体方面,一个是学术共同体方面。就研究个体而言,许多从业者只是把文艺理论研究和批评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把它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生命追求,因而较少有为专、精、深的学术问题而消得人憔悴的学人。且不少人对文论研究学科特性认识不足,不能在科学性与价值取向的有机融汇中做有价值情怀、有思想追求的学术。就学术共同体而言,中国文论界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这种状况显然也是不利于集结文论研究共同体的思想智慧向着构建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一个共识性的目标前行的。文论研究学术共同体方面存在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没有把批评争鸣的公共意识真正建立起来,没有发挥好批评争鸣的武器作用。相比而言,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当代中国文论界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尚需为了光大学术真理而不计得失的批评勇气和责任担当。 四 中国40年来的文论话语建设,无论在个人主体性还是社会主体性的建构上都存在问题,都在主体身份的选择和站位上存在摇摆和漂移的现象。先说个人主体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特别是前20年间,中国学人大多都没有学术立场的自主站位,没有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独立选择与判断。其结果,便是观点的陈陈相因、了无新意,话语的高度一律、千人一面。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外来思想文化的激荡之下,上述状况大有好转,但在四面八方的外来风潮吹来之际,更使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定力,变成了追新逐后、俯仰于外来思想潮流与社会时尚的墙头草,丧失文艺审美的本位立场,丧失对学术真理和诗性正义的追求,丧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与主体自我。 再说社会主体性问题。加以概括的话,可以说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主体性应该包含着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就文论研究作为一个理论学科应有的学科属性而言的,可称之为学科主体性;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就其民族属性而言的,可称之为民族主体性;第三个方面是就其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主义属性而言的,可称之为思想主体性。这三个方面,是我们思考中国文论建设的主体性问题时应予特别重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成功与否也首先有赖于这三个方面的建构。就40年来中国文论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主体性建构而言,均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我们的文论研究缺少新鲜的中国文艺经验的理论总结,理论叙事的中国性不强,同时也缺少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独特理论提炼和传播能力。其次,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文艺规律的总结很不够,对民族自身文论和批评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也很不够。最后,就中国当代文论的思想属性而言,中国当代文论研究中,需要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位置与话语权威。理论内容游离于中国当代文艺审美的现实实践之外,精神气质游离于民族文艺和文论的传统规律与特色之外,思想追求游离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之外,中国文论主体性的确立,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便将只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不能成为可以期待的现实存在。对此,中国文论界应该抱有清醒自觉的理论认知和思想共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原题《内容结构、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闫涵/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