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唤醒沉睡的“时间胶囊”

http://www.newdu.com 2019-03-04 国学网 雷英 参加讨论

    《“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李乃胜、陈岳、沈大娲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60.00元
    宋建忠先生曾在他的《那些凝固的“时间胶囊”——沉船承载着的人类历史》中指出,每一艘沉船就是一颗“时间胶囊”,船只沉没事件包含了当时的整个时期,在考古记录上又产生了一系列同时代的问题。人类自发明船舶并航行于江河湖海上始,因各种原因沉没水底并被凝固于那一刻的“时间胶囊”,其数量是无法估量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但其对于认识人类自身的历史,价值也是十分重大的。
    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现沉船115处,其中海南57、福建20、广东9、浙江8、山东7处等。沉船时代涵盖宋到清代。“南海I号”就是这样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商船,沉没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意外发现于1987年。它是迄今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包括陶瓷器、金银器等船货及日常生活用品。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当时航路所及之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交流情况,提供更多的资料甚至可以由此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经多次水下考古调查,2007年,考古队严格按照水下考古规范,成功将“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并入住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这在世界水下考古界和打捞界均属首创。
    然而,沉船一旦出水,船体及船上的文物由于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将迅速改变其形态,甚至有些遗留的信息都会消失,因此,打捞现场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是保护船体及文物的基础,也将为过渡到实验室保护修复奠定基础。
    “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的。作为国家文物局“十二五”规划重点保护工程项目,一直受到国家各级领导及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为现场发掘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一系列难题随之而来,需要引进、研发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加以解决。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来完成。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于广东阳江组织召开了“南海I号”沉船现状评估与发掘保护预研究项目启动与研讨会,共同编制了“南海I号”沉船现状评估与发掘保护预研究的实施方案,并报送国家文物局,顺利启动了“南海I号”现状评估与发掘保护预研究项目。2012年7月4日至6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再次组织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在上述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发掘与保护预案,为“南海I号”的整体发掘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详细记录了整个现场保护过程,包括遗存的现场保护与信息提取工作及入住“水晶宫”后的保护方案设计。针对实施的木船防霉保湿、凝结物拆解提取、船货现场保护方案,还设计制作了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循环脱盐池等保护设施,研发筛选了微生物制剂、硫铁化合物脱除剂等保护试剂配方,优化改进了出水文物脱盐、保护加固技术等保护实施工艺。针对船体的保护,通过定期检测和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跟踪船体保护效果,实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全书分为6章,前面两章分别是介绍项目的前期评估及预案的制定。后面分4章,分别从船体、出水陶瓷器、出水金属文物、出水有机质、石质文物及凝结物等方面,对现场保护情况及处理方案进行了阐述。文中对出水文物的评估,现状的分析,保护方案的选择,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等问题,并结合大量现场工作照片、文物照片及显微照片等,以及实验的图表,都进行了说明。这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可操作性强的重要工具书。由于“南海I号”是我国首次沉船整体打捞,它又是一座集多种材质文物于一体的大型沉船,它无疑对其后的类似保护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范例和参考。
    站在“水晶宫”里俯视这座800年前的大船,我想,几乎没有人能够抑制住兴奋:脑海中浮现雅克·库斯托那样的深海探险,想象在最后的惊恐时刻,船体开裂,船货倾泻而出。沉船,绝大多数都必须留在海底,那里也是沉船最安全的保存地。但是有少数打捞上来的古代船舶,可以让人亲临参观,到船上体验异域远航的感觉,想象水手的艰辛,甚至勾起对战争火药味的回忆。而如果能够将发现沉船遗址的兴奋,与复原和保护的挑战联系起来,最终在陆地上设计一个完美的博物馆,并呈现激动人心的展览,则会实现更佳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