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微信与数字化文艺批评的崛起(2)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艺术广角》 冯巍 参加讨论

    二、文字也是一种图像
    所谓的“视觉文化转向”在此时出现了奇异的变化。微信中的批评文章,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看图说话、图文并茂,音频、视频也都可以插入其中。尽管有很多文章是纯文字的,或者搭配的图像和声音极其精简,但是,其他的图像和声音文件,如美景、美食、美服等方面的微友晒图,如流行歌曲、音乐会、诗歌朗诵等艺术表演音频、视频的转发,与这些批评文章在微信中交错混融为一体。当人们频繁而长久地在狭小的屏幕上凝视文字、声音、图像的转换,文字便渐渐地与声音、图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起形成对微友的合围。仅就视觉而言,如同人们不一定会注意到一幅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是更易记住最抢眼的部分一样,比起报刊纸媒,文字的精细阅读在手机一类的屏幕上更加不可能。为了吸引眼球,微信中的批评文章借助技术上的便利,从简单的文字分段排列,转向了适宜于狭小屏幕阅读的字体字号、段落间隔的设置,加粗字体、更改文字颜色或添加底纹背景,等等。这些看似小小不言、零碎散乱的处理,在文字、声音、图像的三足鼎立中渐渐地让文字也成为了一种图像,一种数字图像符号。
    海量文章的出现,过分饱和的电子文字之流,早已冲晕了酷爱阅读文艺批评的读者。读者的阅读选择变得挑剔,点开率直线下降,即使点开文章阅读,文字背后的价值也在折损,批评的经典性和永恒性难以维系。在微信阅读中,读者的知性与理性从最初的极度兴奋转向了一种奇异的萎靡不振。最为有趣的是,一个人在朋友圈中发表或转载的文章数量越多,就越会呈现点开率下降的趋势。数字批评这一新形态已然使得批评在阅读之外成为一种观看的对象,而且它的“被观看”“被围观”已经超越了“被阅读”“被理解”。批评丰饶与传播加速度地持续增长,进一步造成了观看的泛滥,“万能的朋友圈”如今却带来了“朋友们”的“浅表阅读”,甚至“视觉麻痹”。我们于是又会冒出一连串问题,诸如,文字成为图像,是否终究会削弱批评的力量?此时,思想还在场吗?如果在场,思想在场的方式或者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会看到周围的人,除了完全拒绝使用微信的这一类情况之外,为了逃避文字的“逼迫”,有人停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有人退出已加入的大大小小的微信群,有人删除已关注的那些机构的、团体的、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仅保留微信中等同于短信和通话的功能。当然,坚持使用乃至沉迷于微信的人群比例,仍占据着优势地位。
    事实证明,文艺批评已成为一种消费的对象。人们对于批评的肆意消费,在数字时代愈演愈烈。如前所述,人们刷朋友圈,常常是看看题目、看看图,越来越少点开文章阅读。就算是点开文章,手指滑动中的阅读,也很难达到报刊纸媒的精读,而只能是泛读乃至快速阅读。朋友圈如同一个电子舞台,把私人的写作行为上升为公共的、可见的表演。不点开阅读而点赞的比例难以估量。因而,批评的传播在微信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视觉见证、一种仪式性活动,具有的是一种目录学的价值,提供着索引信息。由于报刊纸媒捍卫自己的首发权,微信公众号首发的批评文章数量有所减少,刚刚发表或早已发表在报刊纸媒上的文艺批评在微信中“梅开二度”,但常常是通过微信首次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的信息功能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光大。我们会发现,各种活动信息,包括学术信息的传播,成为微信中的最大赢家。这可以说是线上线下的良性循环之一。文艺批评却还未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提高数字批评的内容辨识度,以及内容传播的有效性,是文艺批评目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