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微信与数字化文艺批评的崛起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艺术广角》 冯巍 参加讨论

    编者按
    互联网所开启的数字社会和数字传播模式为文艺批评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数字化方式。以文字为主体,配上图片、视频等在网络或微信平台发表的“数字批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写作者和接受者的思维方式。不过,这种汇流和融合既能推动批评者与读者群、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直接互动,也给数字时代的人们带来难以拂去的困扰。过分饱和的电子文字之流,早已冲晕了读者。批评丰饶与传播加速度地持续增长造成了观看的泛滥,甚至“视觉麻痹”。文艺批评已成为一种消费的对象。另外,传播介质的改变意义重大,批评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便捷,传统意义上的批评家不再是权威话语的惟一看门人,读者也不再只是被动的聆听者。在数字批评的积累已较为成熟的今天,人们有理由对于数字批评的未来有更为理性的期许。
    “电子乱花”迷人眼
    ——论微信与数字化文艺批评的崛起
      冯巍
    1995年,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正式向全社会开放。这一年,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神州学人》发刊,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成立。时至2015年,互联网进入中国整整二十年了。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所开启的数字社会和数字传播模式,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样也为文艺批评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数字化方式。在文艺与科技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数字化文艺批评日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一、科技带来“数字批评”
    数字技术的普及给文艺批评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数量上的剧烈膨胀,也有一些接近于本质上的影响。文艺批评发展出一种新形态,即“数字批评”。数字批评主要是指首发于网络或微信平台的文章,通常以文字为惟一主体,也可以配上图片、音频和视频。这一形态的批评,除了在文字排版、多媒体内容杂糅等技术处理上有新的特点,也因传播路径、传播目标群体的变化引发了文体风格和阐述方式的新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写作者和接受者的思维方式。
    2015年11月12日,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的专家在腾讯网媒峰会上发布了《2015 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关于媒体的未来,以及人类与信息交互的未来,该报告特别强调了四个P,即现在的媒体具有“个人化、移动化、有参与性、无处不在”(Personal,Portable,Participatory,Pervasive)的特点。与清华大学共同发布《2015中国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的企鹅智酷,第一时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美国报告的完整版。显然,中国的新媒体同样具有这四个特点。自媒体大潮在中国早已汹涌而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把文艺批评从报刊纸媒的“神坛”降落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体制内的各大报刊和广播电视机构,也纷纷开通自己的网络和微信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互动,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话语空间,推进了公共文化领域的结构转型。体制内外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合,尤其是不能完全见容于体制内发表平台的一些观点也得以呈现。网络和微信平台设置的评论功能,使得文艺批评首发者和读者群之间、读者和读者之间实现了直接的、循环往复的互动。更加多元的观点在博弈,批评的总体生态因之得以重构,彰显出强大的公共性,似乎重归生气勃勃的状态。
    数字技术在无孔不入地连接一切事物,文艺批评与日常生活发生着汇流和融合。这种汇流和融合,既能推动文艺批评大发展,也给数字时代的人们带来难以拂去的困扰。数字技术“深度侵入”了人们的私人空间,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场域,打破了普通人“平静地接受一切”的精神生活,也打破了原有的文艺批评格局。自由发表、多元表达的另一面,也展现出肆意解构历史、解构经典的乱象。数字批评这一新形态,也加重了人类思想版图的碎片化。热衷于碎片式阅读的人们,点赞、跟评、转发,也越来越被移动互联终端所绑定,已经到了令人惊诧且担忧的程度,“低头族”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微信的崛起,包括微信朋友圈的评论互动、微信群的大量组建,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蜂拥而起,文艺批评也随之产生了一次大爆炸,似乎拉开了“人人批评”时代的帷幕。然而,“人人批评”就意味着在实践“人民批评”了么?如果说批评家的称谓表征了某种中心和霸权地位,这种地位是否已被消解?如果人人都是批评家了,现在的读者又是谁?批评与读者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移动互联时代,批评的生产和消费都插上了翅膀,那么,批评的新边界在哪里?
    当一大波问题同时袭来,不仅意味着文艺批评的客观变化是一个既定事实,其主观转变也已经不可回避。人们如今常常开口闭口就是微信朋友圈刷爆了什么。不只是社会新闻,微信朋友圈似乎也成了学术信息和观点的第一来源。“你看了今天的报纸没?”传统的寒暄话语,已经被替代为“你看了他们今天转的那篇文章没?”发表和传播的介质,也在很大程度上从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移动”“互联”到了微信朋友圈(包括前者的内容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在这个主战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今日头条”。如果一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帖的人员数量和成分发生变化,其批评受众也会物是人非,甚至可以说,会有看到“另一种世界”的可能。由此,文艺批评向何处去,就不是数字批评这一形态学意义的存在能够简单解答的问题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