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国尽量保持亲密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欧盟领导人已经同意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认为这是“最佳且唯一可能的协议”。很多专家都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前景堪忧,那么英国“脱欧”对欧盟又意味着什么?双方的经贸关系将何去何从? 郁白:我们已经认可的协议是最佳协议,也是唯一可能的协议。这个协议已经没有任何重新协商的空间。不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对协议进行进一步澄清和阐释。 欧洲理事会(The European Council)已经同意了“脱欧”后欧盟英国关系政治宣言草案。欧盟决心与英国建立尽可能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难民危机似乎是英国“脱欧”的重要导火索。然而,除了英国,欧盟其他成员国也弥漫着反对接收难民的情绪。对此欧盟如何应对? 郁白:前不久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政府间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移民是全球性的现实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解决。因此,它需要全球解决方案及全球责任分担。欧洲较早引领了全球谈判。 欧盟在移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步,而且综合性的战略加深了与相关合作伙伴的关系,以更好地保护外部边界,更有效地管理欧盟内部移民。非正常移民现已降至危机前的水平。为了长远考虑,现在应当巩固综合性的移民、边界和难民庇护制度。 促进欧亚互联互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欧盟公布了《连接欧洲和亚洲:对欧盟战略的设想》,就欧亚互联互通提出全面系统的政策主张,积极评价欧亚互联互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倡导“全面、可持续和以规则为基础的互联互通”。该文件表明,欧盟正在为更好地联通欧洲和亚洲而制定新的全面战略。这些新战略将为可持续的欧亚互联互通创造条件。该战略将怎样处理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如何促进二者的战略对接? 郁白:我们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欧盟已经做好准备,在共同利益与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亚洲伙伴的合作。我们将通过有原则的途径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认识到亚洲各区域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经济模式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显然,中国是其中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们推行的路径在经济与环境上是可持续的,涵盖交通、能源、数字化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诸多方面;致力于巩固基于规则的多边国际秩序,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在公共采购、商业机会等方面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下国际上贸易摩擦、争端频发,欧盟将如何应对?欧盟是否会与中国一道维护和促进开放的世界经济? 郁白:坚持多边贸易体系的唯一途径便是巩固并促进其现代化。欧盟坚信,世界贸易组织在确保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也从该体系的可预测性与稳定性中大大获益。 欧盟方面十分关注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的对世界开放的公开声明,欢迎中国关于市场改革的声明。重要的是,这些声明能够得到切实、迅速的落实,为中国企业与在华欧洲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报》:一些欧盟国家仍对中国在欧洲进行的投资和企业并购等抱有不确定或质疑的态度。您对中国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郁白:欧盟坚持开放、公平、可预测的投资政策。我们一向欢迎来自各方的外商直接投资,其在就业、增长、创新等方面为欧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欧盟拥有全世界最自由的外商直接投资框架之一,中国对此也十分了解。尽管中国对对外投资加以管控,2017年中国向欧盟的投资仍达到280亿欧元。 《中国社会科学报》:根据数十年的研究与个人经验,您如何看待中国与欧盟之间仍存在的一些误解? 郁白:通过15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和中国在学着如何互相合作。我们有时候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分歧,双方都知道在一些议题上彼此有着不同的立场。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我们都充分认识到,双方的合作对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多重要。我们在重新制定2020—2025年合作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对欧洲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欧洲各国和欧盟的认识与了解也在不断深化,您对中国的欧洲研究有何看法? 郁白:中国的欧洲研究在过去4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向来保持着高水平的学术传统,不仅有权威杂志《欧洲研究》,还有每年出版的欧洲蓝皮书系列丛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欧洲研究部门也与欧洲相关机构开展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中国大学也对欧洲文化、历史、法律等研究投入良多。例如,成立于2008年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已经发展了十余年。这些都为增进中欧青年学者和学生相互交流打下了牢固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