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万象 >

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9-01-30 光明日报 钱念孙 参加讨论

    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其内涵和特质早已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部分,成为某种思维定式、情感取向、生活态度乃至经验习惯,浸润并显现于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本文从器物、植物、动物、食物、家训家谱、俗语民谚等层面,简要描述这种浸润和显现的形态及影响,以求教于方家。
    玉石温润:蕴藏君子之德
    在器物层面,最突出彰显君子文化内涵的莫过于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玉传统。采玉、琢玉、尊玉、佩玉、赏玉、玩玉的历史,已经绵延几千年,至今仍然兴盛不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颇为独特的现象?除了玉作为一种“美石”具有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外,关键在于自殷周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将玉石的特质与君子的品格相类比,赋予玉诸多君子人格及美好道德的寓意。《诗经·国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诸如此类以玉譬人,赞美君子品性如美玉一般“温润而泽”的话语,在先秦及后世典籍中如繁星闪耀,充分反映中华文化对君子人格的尊崇和推许。中国玉文化的繁盛,很大程度在于其中注入君子文化的灵魂,饱含君子文化的丰厚意蕴。
    在《礼记·聘义》中,孔子与其学生子贡有一段颇有意味的对话。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答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解答“君子贵玉而贱珉”的原因,并非玉少贵之、珉(像玉的石头)多贱之,而在于玉的品质是君子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诸多德行的象征。此外,管子论玉有“九德”说、荀子论玉有“七德”说、刘向论玉有“六美”说等。东汉许慎《说文》在先秦各家之论基础上,进一步概括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石润泽,触手生温,犹如施人温暖的仁德;透过玉石纹理,能够自外知内,就像表里如一的坦诚道义;敲击玉磬,其声清脆远扬,恰似给人教益的智慧;玉器可以摔碎,但不会弯曲,仿佛坚贞不屈的勇毅;玉石虽有棱角,却不伤害别人,正如君子洁身自好行止有度。这里表面谈的是玉,实质是赞美君子品格,在赋予玉诸多美好品德的同时,也提醒君子时刻以美玉的品性要求自己,高扬着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中的这句话,后来被收入家喻户晓的《三字经》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与其说,这是强调美玉待琢,只有经过细心雕琢打磨,玉石才能成为国之宝器,不如说,这更是通过比喻衬托说明,学习对人增长知识、明白事理的重要。今天人们所说的“知道”,是了解掌握某种知识或信息的意思,此处所言的“知道”,乃指通晓大事理大道理。欧阳修《诲学说》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这是告诫人们:君子人格的养成,要像治玉一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进德修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否则不进则退,很容易“舍君子而为小人”。
    中国作为爱玉之国、崇玉之邦,源于古代先贤观物析理,化以人文,既看到玉的自然之美,又在玉中寄寓丰厚的文化意蕴,形成“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厚传统。在中华文化传统里,玉一直是纯洁、美好、善良、高雅、华贵的象征。带玉的词多为褒义词,如赞美人的有玉女、玉人、玉容、面如冠玉等,称赞住处的有玉府、玉堂、玉房、玉楼等,夸赞衣食的有玉衣、玉帛、玉冠、玉食等。有关玉的成语典故比比皆是,如冰清玉洁、金科玉律、金口玉言、字字珠玉、金玉良缘、如花似玉、金玉满堂、金声玉振、金枝玉叶、玉润珠圆、蓝田生玉等。这是君子文化从玉这一器物层面渗入我们文化观念和日常生活的反映,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君子文化对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至为深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