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聂志平: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作品中为什么有“起去”?

http://www.newdu.com 2019-01-22 今日语言学 聂志平 参加讨论

    在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一般认为,单音节趋向动词“上”“下”“进”“出”等与“来”“去”组合,可以构成双音节趋向动词,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复合趋向动词系统;几部使用比较广泛的国家级规划教材,都认为趋向动词系统中没有“起去”这个词。本世纪初以来,邢福义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起去”的存在。
    1. 老舍小说语言中的“起去”与“V/A起去”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在250万字的老舍小说语料库中,“起去”共出现70例次;有69例次是放在少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做补语,只有1例次做连谓短语前项的用法。能够出现在“起去”前边做述语的动词有14个、形容词有2个。
    2.老舍小说语言中,由相同的V/A构成的“V/A起去”与“V/A起来”
    在老舍小说语言中,趋向动词做补语,最常见的是“起来”,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相同;而在同一文本中,由相同动词构成“V/A起去”是“V/A起来”的 2.16倍,做补语“起来”不到“起去”的一半。同时,两者使用也有区别:
    (1)武端把西服收起来换上华丝葛大褂,黄色皮鞋改为全盛斋的厚底宽双脸缎鞋。(卷一《赵子曰》)
    (2)他的笑容已完全收起去,声音提高了一些。(卷一《赵子曰》)
    例(1)“收起来”表示[位移],但还存在于同一空间,“收起来”之前与之后,“西服”都在室内,而例(2)则表示“笑容”从脸上[位移]并“完全”消失:“消失”也可以理解为[进入另一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为“零”。从这种情况来看,表示[位移][纳入另一空间]的意思的词语与趋向动词“起来”或“起去”搭配,老舍更倾向于使用“起去”;而表示[位移][纳入另一空间]与“去”的词汇意义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也是“去”与“来”以及“起去”与“起来”的差别所在。在老舍自己称最满意的作品《四世同堂》中,也有很鲜明的对比:
    (3)为了爱情,哪一个年轻的姑娘都希望自己能飞起去一次。(《四世同堂·三十一》)
    (4)一起来,他就看了城墙一眼,他恨不能一伸胳臂就飞起去,飞到城墙那边。(《四世同堂·六十六》)
    (5)两只黑鸦在不远的坟头上落着,飞起来,又落下。(《四世同堂·七十八》)
    (6)坟头上的一对乌鸦又飞起来,哀叫了两声,再落下。(《四世同堂·七十八》)
    例(3)“飞起去”,是要到达一个有异于目前状态的理想的世界,而例(4)则是一个实在的不同于现在位置的空间,所以例(3)(4)两句后边都没有表示回到原空间的小句;而例(5)和例(6),从两例最后的小句“又落下”和“再落下”来看,说明乌鸦还是在原来的空间之内。这种空间,不是绝对的客观空间,而是主观的认知空间。我们推测,例(3)(4)的空间变化,与例(5)(6)的原空间不变,是导致老舍选择“起去”与“起来”的语言心理动因;即便“飞”这个动词本身并不含有[纳入另一空间]的意思,但带上趋向动词“起去”构成“飞起去”,就具有了[位移][纳入另一空间]的意思,而“飞起来”却没有这个意思。
    3. 老舍小说语言中“V/A起去”的变化轨迹
    老舍40余年的小说创作中,对“起去”的运用是不均衡的,“V/A起去”与“V/A起来”相对比率的变化的轨迹是比较清晰的,趋向补语“起去”与“起来”的运用比例,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差不大,都是一比二十多,而20年代的是1:47.33,50-60年代初,竟是1:114。这个近似拱形曲线数据变化之巨大,出现在同一个作家笔下,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4.老舍小说语言中的“V/A起去”,是来自山东方言以及西南官话吗?
    老舍“V/A起去”使用比例比较高的时期,都是生活在国外或非北京话方言地域;20世纪30-40年代国内山东-重庆时期,高于20年代的伦敦时期;而同样是在国内,重庆时期比山东时期略高;而50-60年代的北京时期,“起去”使用率最低,“起来”竟然是“起去”的114倍。那么,这种地域因素,在老舍小说创作的语言运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通过检索语料和咨询调查,我们得知在近代汉语作品中,山东方言有“起去”,多做谓语,现代山东方言近于消失;四川有“起去”做谓语和补语的用法,但与老舍用法不同。况且老舍20年代在伦敦期间创作小说就使用了“起去”做补语,因此老舍用“起去”,不是受山东方言或四川方言影响。
    5. 老舍小说语言中“V/A起去”,是来自于老舍的母语北京话吗?
    作为纯粹的北京人,老舍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那么,20世纪20年代伦敦-新加坡时期,老舍小说语言中使用的“V/A起去”,是来源于老舍先生的母语北京话吗?
    从北京方言词典,北京方言调查研究,从近代清中、晚期,清末民初,以及北京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检索情况来看,除了老舍作品以外,至少在19世纪20年代(《镜花缘》)以后,在北京话中“起去”就不再使用了。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是:老舍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在伦敦进行小说创作时使用“起去”,不是来自老舍的母语——北京话。
    6. 老舍小说语言中“V/A起去”的真正来源
    一般说来,书面语言表达,与阅读积淀有很密切的关系。老舍阅读过大量近代小说,还曾帮助英国学者把《金瓶梅》翻译成英文,可见老舍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老舍曾多次指出青年作者词汇贫乏就是因为古典文学修养不够。因此,老舍接受早年白话小说阅读的语言影响而使用“起去”,完全是有可能。以下以“V起去”在四部长篇小说中的出现为例,进行说明。
    《水浒传》:共有“V起去”5例次;由相同动词构成的“V起来”只有 2例次。
    《西游记》:“V起去”有28例次,“V起来”只有27例次。
    《金瓶梅词话》:共有“V起去”3例次,“V起来”共有11例次。
    《红楼梦》:共有“V起去”5例次,相应的“V起来”有13例次。
    同时,“V起去”和“V起来”实际用法也有很大差别:1)“V起去”中的动词,数量多于同一文献的“V起来”中的动词;2)用“V起去”表示[位移][纳入另一空间]的意思。请对比《西游记》中的“跳(将)起去”和“跳(将)起来”:
    (7)好猴王,将身一纵,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第2回)
    (8)真个呆子收拾了钉钯,整束了直裰,跳将起去,踏着云,径往东来。(第30回)
    (9)行者一骨碌跳起来,耳朵里掣出铁棒,要打那些和尚……(第16回)
    (10)长老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第28回)
    由地面到空中,只用“跳(将)起去”(例(7)(8)),而不用“跳(将)起来”(例(8)(9))。表示空间变化,其他几部著作也是如此。
    近代汉语白话小说中“V起去”的用法,直接影响到老舍的语言运用。
    用“V起去”表示主观认知空间的变化,而用“V起来”表示主观认知空间的不变化,虽有近代汉语白话小说的影响,但更体现了语言大师老舍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这种理性自觉,也表现为不同于近代白话小说“V起去”的语言运用创新:1)活用形容词“高”“幸”进入“起去”前,构成“V/A起去”;2)与近代小说相比,老舍用在“起去”前的动词有较大的变化,除了“跳”“飞”“收”“吊”外,其余12个近代汉语文献都没有出现过。此外,近代白话小说中还有比较普遍的“起去”做谓语的用法,但在老舍小说中基本没有被吸收。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老舍小说中的“V起去”用法,不是来源于使用“起去”“V起去”的汉语方言,也不是来源于老舍先生的母语北京话,而是:1)来自于文学语言,来自近代白话小说的影响;2)来自老舍作家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这也是作家的一种语言创新活动。
    7. 长期生活在使用“起去”或同时使用“起去”和“V起去”的方言地域,这种语言背景对老舍“V起去”的使用,起到了一种巩固和放大的作用。
    而回到北京生活,不使用“起去”的北京方言磨灭了“起去”“起来”的区分,“起去”逐渐淡出了老舍的小说语言视线。
    8. 老舍小说语言中“V/A起去”的使用是对北京话的偏离
    在老舍小说中,相同V/A后边,“起去”出现69例次,“起来”才出现32例次,前者是后者的2.16倍;而《红楼梦》却相反,“V起来”是“V起去”的2.6倍。从单一作品看,《红楼梦》“起去”前动词有3个,《四世同堂》有8个,是《红楼梦》的2.7倍;构成“V起去”23个,是《红楼梦》的4.6倍;平均2.84万字出现1例次“V起去”,是《红楼梦》的6.11倍。可见《红楼梦》中“V起去”运用的萎缩状态,远远超过了二百年后的老舍小说《四世同堂》。而且,至少从19世纪20年代的《镜花缘》开始,北京话中的“起去”就消亡了。这也就意味着,“起去”在北京话中消亡了一百多年后,老舍仍在使用“V起去”,并持续了近40年的时间。
    我们认为,赵元任(1979:214)、朱德熙(1982:128),以及现代汉语教科书的观点,认为现代汉语中没有“起去”,是正确的,因为它以普通话为分析对象;而在作为普通话主要来源和依据的北京话中,“起去”早已消亡。从语言的系统性角度说,北京话中“起去”的消亡,山东方言中“起去”的基本消亡,都来自语言演化的不平衡性,来自与之相对的“起来”使用的泛化和虚化,“V起来”占据了“V起去”的使用空间。语言具有系统性,但这个系统及其演化,并不是均衡的;历史语言学中所谓的“空格”,就是这种不均衡的结果。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聂志平,男,1964年生,黑龙江富锦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以及东北方言,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专业刊物以及高校学报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黑龙江方言词汇研究》,合作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高校教材《语言学概论》,是国家精品课“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建设者,目前承担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和浙江哲社重点项目各一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