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是什么让“中国风”风行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9-01-10 文汇报 王彦 参加讨论

    BBC老牌英剧《神秘博士》投放市场时推出了一组“中国风”海报。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海报中除了水墨画风、亭台楼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还包含新时代中国的图景。比如其中一幅画面,英剧中标志性的时间机器与上海的魅力天际线相得益彰。这些海报不仅走俏中国,还被英国网友瞧见并“求反向输入”。
    这不由让人想起另一则异曲同工的新闻。2018年尾声时,全球最权威的英文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将“add oil(加油)”收录其中。而且,在充满喜感的“add 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前,已有大约250个中式英语被该词典盖戳为“正规军”,如jiaozi(饺子)、moo shu pork(木须肉)、qipao(旗袍)、qigong(气功)、tuina(推拿)、long time no see(好 久 不 见)、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等等。这些涉及中国人的饮食、穿着、养生、社交等方方面面的词汇,其背后既有中华五千年一以贯之的璀璨文明,也渗透着今日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思考方式与价值关怀。从某种角度来说,走近这些词,也就走近了中国人。
    从中国年轻人口中充满玩笑意味的“Chinglish(中式英文)”跻身权威英语词典,到今日中国美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受到世界青睐,这些新闻的发生,偶然中有必然。
    2018年发布的一项覆盖22个国家、1.1万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可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许多老外挑战烹制中国家常菜的视频屡屡走红,还有一部分对中国美食表现“无知”的外国朋友会受同胞的调侃。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的同名书登陆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并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版权合作协议,“六个国家、八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法兰克福”传为佳话。中国网文“喜提”海外拥趸。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可谓学习中文的头号网红。在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直言,自己常常熬夜品读金庸小说。截至2018年,约70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1.2亿人……凡此种种,足见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今天,技术的变革打通了地理阻隔,铺就了“共话中外情”的对话渠道,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提供了大好机遇。“中国风”风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与中国软实力与日俱增息息相关,更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进一步彰显出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应该思考,我们的大众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是否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外文艺作品,在新的跑道上并行时,又该如何提高竞争力?我们的创意产业又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和当下生活,如何将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变成影响力和拉动消费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