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初心不悖风华在,刻意求新写众生——摭谈董泽永的小说与散文创作(2)

http://www.newdu.com 2019-01-10 中国社会科学网 喻善平 参加讨论

    三是出色的心理描写与构思的精巧。如《棋局》,作者通过地震前后梦中“棋局”的对比,真实地描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表达了对生命与人生的感悟,因而别具哲学意蕴。梦醒开篇,梦醒结尾,但感受迥异。文本中,梦幻的呈现与现实的结合可谓浑然一体。应该说,从梦幻描写的精彩与匠心独运的构思来看,《棋局》无疑是佳作。中篇小说《晴天有雾》《把被盖掀翻》也不乏心理描写出彩的片段。短篇小说《这年代的事儿》结构的圆熟,《老屋的老鼠》中材料的剪裁,皆展示了精巧的构思之功。
    四是小说文本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即隽永、洗练、刻意的表达。应该说,董先生的中长篇小说语言婉转流畅,在情节的展开中强化戏剧冲突,能引人入胜;在文字有限的短篇中却未用人物性格来催化扣人心弦的情节,而是靠片段与细节的连缀来结构文本。但在小小说与短篇小说语言的张力上肯下锤炼之功,即在人物言行描写中凸现细节的温润,因而能诱人品味,别具魅力。所谓语言的“隽永”,即是有诗味,有书卷气,字里行间蕴藏的信息量较大,行文时机智幽默,渗透着某种情绪与节奏,有时还来点刻意求新求异的表达,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因而好读耐读,回味的空间大。所谓语言的“洗练”,即是指在叙述语言与人物对话中,特别是在人物对话中,连引号也少用,而是将接地气的对话加以提炼,又与叙述语言融合在一起,这样则避免了底层人物对话的低俗化,也节省了篇幅,不过,也影响了人物对话语言的自然、本色,使其生活化、在地感减弱。但瑕不掩瑜,毕竟董先生善于用隽永而洗练的语言描写细节而引人入胜。如:
    “进城的头天晚上,秃顶李二兴奋得有些过头,他把女人梨花直睡到二房湾的高音喇叭开始把黑夜和白昼一刀两段。
    梨花说李二你究竟有完没完!
    李二没回女人的话,他像有点顾不上似的,一嘟噜,用嘴把梨花的嘴摁住了,再试图换一个姿势。……”(《那片坟茔》)
    “徐晋醒来的时候,卧室里弥漫着一种烦躁不安的气息。徐晋把这归罪于布谷鸟。刚才窗外远处的夜空中布谷鸟一连串的鸣叫,在徐晋淌着鲜血般的梦境上戳开了一个窟窿。徐晋从那个窟窿中掉到现实中来。……”(《棋局》)
    刻意而新鲜的表达,精妙而逼真的动词的选用,具有审美意味的细节,甚至还营造了诗歌般的意象,这就构成了一种视觉的冲击力,让读者欲罢不能,不读不行!其语言艺术的传神,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董先生的短篇小说有一定的散文化倾向。在小说叙写中,董先生吸收了散文抒情真实的优点,自我介入,主观参与;视角多变,组合情节。也注重生活片段的情景化渲染,注重幽默与讽刺,诗情与哲理,悲喜因素的融合,让塑造的人物形象中蕴含思想与韵味。由于创造性地撷取散文之长,作为加强小说的抒情性与形象真实感的补充手段,因而在小说文本的展开中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写意感觉。
    于是,董先生小小说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质终于姗姗而出:刻意的表达,诗味的渗透。即使其作品不署上姓名,也容易被辨认出来。不过,某些遣词用语的刻意,读来也显得有点别扭。如《珏儿》中“当细碎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恰似手指从键盘上的低声部滑往高声部的时候,我的心完全被罩在了优美的旋律里”,句中的“被”与“罩”,即有这样的问题。幸好,这样的别扭不多。
    其次,董先生的散文诗情与画意相融,清新与雅致共和。一些篇目中用诗笔营造的那种情韵,让人读后,不由得产生悠悠的遐想。
    “我常常在自己构筑的河床上做行吟的屈子。我带着写给你的诗,一同投进心里那条汨罗河。你的那丝浅笑和我的思慕,从此,便注定成了永恒……”(《那丝浅笑》)。这是董先生充满诗情意味的散文片段之一。大致说来,董先生的散文笔调轻灵,情味抒发得自然而真实,描写真切,字里行间有一种灵动感和韵味。如素朴无腻、清新雅致的游记《情动名山心亦醉》(2014年《四川文学》),凄美动人的《那只大白鹅》(1998年遂宁市“母亲节”征文一等奖),从审美角度抒发师友情谊的《宿将风采,师友情怀》,富有生活气息的《为太阳岛干杯》(2009年《作家视线》),善于心灵独白的《我为拙作东渡送行》,也有类似于“散文诗”的抒情短章,“走出自己”的《草堂归来》与“自我救赎”的《陪伴冷月》等。
    再次,董先生的文学评论也有看点,即善于选取角度,持论公允,剖析到位。如评论知名诗人潘泽润诗作的《让阅读化解难度》(2017年《川中文学》);如《诗意行驶话语权》,评论、赞扬了三轮车夫张治祥的诗人风采与庶民风韵。
    行文于斯,诗兴油然而生。作为论者,不能不奉上七绝一首:“缱绻文坛二九春,散文小说诉衷情。初心不悖风华在,刻意求新写众生。”好在董先生春秋正富,心气还不浮躁,体态尚未臃肿,作派也不油腻,精气神依然十足!祝愿董泽永先生,岁月静好,继续缱绻前行!
    (作者系陈子昂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四川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董泽永,四川射洪人。曾作过高中语文教师,现供职于射洪县政府某部门,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陈子昂文学社社长。市、县“五个一”工程获奖者,其中篇小说曾两度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三部:《这年代的事儿》(中国文联出版社);《晴天有雾》(新疆人民出版社);《影子》(作家出版社);近期将出版新作长篇小说《河道弯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