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百年口述——《逝年如水》读后感2000字: 给身边的同事说,我最近在看周有光的口述回忆录,他们都问我,谁是周有光?我会回答,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那个人。然后,同事就该说,哦!就是那个活了一百多岁的人吗? 似乎周有光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其一,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制订汉语拼音的标准;其二,就是他近110岁的高寿。 周有光是江苏人,算是出身大户人家,但是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家道中落,逐渐变得落魄。到周有光出生的时候,家里就只能靠变卖不动产度日,直到破产。 周有光求学阶段,就开始在学校里兼职授课,赚取生活费。 民国初年,上海的公学很流行。那时候的公学,我的理解是类似私立大学,时而解散,时而学生闹学潮。在胡适的《四十自述》中也有关于上海公学运动的记述,不过那段混乱的历史,现在我们也只能捕风捉影地了解,很难看到其全貌了。 新中国成立前,周有光做的比较多的是经济领域的工作。先是在银行工作,实则遇到日本侵华,他的银行工作也是很不稳定的,需要四处转移。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美国学习银行管理有一年时间。这期间他在美国自学经济学,意识到到哲学支撑的“马歇尔经济学”已经过时,而以统计学和货币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才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被称为“新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被叫去北京参与制订汉语拼音的标准化方案,是时他正在上海的高校里主讲经济学课程。那为什么会找一个搞经济学的教授去做语言学的研究呢?原因是之前周有光在刊物上发表过几篇对于汉语拉丁化的文章,引起了相关学者专家的注意。 周有光说其对于汉语拉丁化的研究,仅仅是出于兴趣爱好,完全是自发的。一个业余爱好,可以被他做出载入史册级别的成就,可见其学术天赋极强。经济学研究也是其自发进行的,没有经受系统训练,没有师承,就凭着自己的学习。 周有光对于汉语速记系统也有自己的研究,并著有手稿,只是文革的时候被毁,他自己也没打算将手稿发表,可见他做研究,仅仅是为了娱乐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我们不禁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周有光自学的这么几个领域,都能有所建树,原因何在? 他求学和治学的时代,前有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国共内战,后面又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政治运动,他居然能在这极不稳定的条件下而有所建树,这是很难得的。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的结果。 首先,周有光肯定有治学的天赋,这是先天因素;然后,他在求学治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很专业的人,要么同事,要么讨论学术问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你的同伴直接影响着你的水平。还有,他找到了他喜欢的领域,并且凭着兴趣去研究,这样就容易有所收获。 引起我阅读周有光传记的导火索,是前段时间广播里提到,周有光生前认为现在的小学生都课业负担很重,他认为学生忙于疲于完成各种作业,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周有光对于教育也很有自己的见解,这个将来找时间会去详细阅读。就我个人而言,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让学生处于太过被动的角色,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读书笔记.然而学生们却不知道这些知识有何用。我们的教育过于刻板,过于强调应试。而不是西方的那种问题导向型。就像前几天看到盼乐分享的一篇关于数学的科普文章,讲了自然常数e的现实意义,我当时才豁然开朗,才发现原来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这本将近500页的书,本以为要看很久。每次坐火车就放进书包里,虽然书很重,我就在车上看,看几个小时,坐了两次火车,每次看1/3,现在已经看完2/3了。因为全是叙事性的文字,偶尔有议论,所以读起来很顺畅,也很有趣味性。 上次听外公讲他的经历,今年外公已经将近90岁了,说话有点不太清楚了。但是我却听得很有兴致,历史的细节,正史永远不会去记录,普通人的经历,正史也不会去描述,但是我却很感兴趣。正史只会记录大城市的事情,伟人的事情,而普通人的经历,也很具有戏剧性,也许能让我更加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历史。 比如周有光在回忆抗日战争的见闻的时候,我才知道那时候国内民众的抗战情绪是多么的复杂,虽然知道中国肯定会胜利,但是仗却打的很艰难,一直关注欧洲战场的局势发展,一直在期待美国对日本宣战。让我知道,那场战役,不像历史书中,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而是一种更加真实地,更加错综复杂的经过。作者:段世超 « 上一篇下一篇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