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曾剑中篇小说《玉龙湖》:人情,世相及生活的“回响”

http://www.newdu.com 2019-01-04 中国作家网 文剑 参加讨论

    《玉龙湖》扑面而来的是文化气息。当曾剑将小说的故事发生地放置在曾因出土玉猪龙而备具人文象征性的小县城时,有理由相信,他不单单要“卧底”并探照到此地某一家庭关系结构内部,来一番伦理俯视,罗列出人情人性之种种镜像,而后“全知全能”地抑恶扬善,他似乎要在纷扰多元的世相里,人与生活的呼应中,见出某种不易察觉的、人的行为方式背后的深层喻意。这让叙事饱满、笔力充盈、情节细腻,取法生活并超然于生活的故事,在好看感人耐读之外,有了审美的和思想的双重意义。
    作品以老杨家姑爷牛壮,这位农村出身的公务员的视角与口吻,讲述了其与岳父母在县城共同生活的近二十年间,二舅哥杨二吉因不务正业、债台高筑而携妻带女出逃,以致全家人连带着受屈遭辱的经历。那些年,全家人过的有些闹心,每个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为其付出代价。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岳父母,岳母尿毒症去世不久,杨二吉旧戏重演,偷卖了父母第二套房子后再次玩起了人间蒸发。寄居大儿子家的、患有脑血栓的岳父因不忍大儿媳的冷脸,投湖身亡。大舅哥与妻子也是深受其害,停薪留职后的杨二吉夫妻俩,起先是盘下大舅哥的音响店做生意的,杨犯事逃跑后,“子债父还”,债主想在杨父母身上下手,大舅哥出于对老人的保护,惨遭对方殴打,爱人还遭猥亵。无奈之下,花钱请来黑道的人摆平了此事。最憋屈的莫过于杨家人眼里的“外姓人”牛壮了,他是把杨看的最清的人,杨每逢过年便会如期而至,打起亲情牌,巧立名目、接二连三地掏腾父母及兄妹的钱,这些并不见得有多高明的骗局却能屡次得手,可惜,阻止、提醒大伙的只有牛壮,这个“外姓人”非但未能唤醒杨家人,反倒令杨家人如石榴籽抱的更紧,杨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当然,牛壮先后被坑的钱也不少,真是眼睁睁地往圈套里钻。调令如救命稻草,牛壮带着妻子杨三幸和女儿去了省城,结束了寄居岳父母家的生活模式。岳父自杀的当天,他其实从内心接受了岳父去省城养老的请求,担忧杨的借此骚扰,最终让他未敢爽快地答应,为此,对岳父的死,他不无自责。
    故事很精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的各色人等令你一口气读不完绝不会罢休,情节通畅的似乎不给你在文本里过多思考与驻足停留的机会,然而,作家无疑不会仅满足于读来痛快酣畅这点,尽管读来痛快酣畅的小说也并不容易遇到。他在故事的结尾处来了一个大反转,让这个貌似要在教子无方的人间悲喜剧里探讨人伦义理的作品,走向另一维度,这就是杨二吉身份秘密的揭示。就此,那段婚外情如美好回忆般,被岳父和盘托出。“这次,他进到卫生间,就把自己剥了个精光,似乎要把他的整个身体,乃至内心所有,全呈现给我。事实果然如此。他一边享受我给他搓澡,一边讲着他的过去”。一反常态的岳父看来是有心理准备的。不过,他的心情颇为复杂,老早他便意识到杨二吉的生活习性是自己溺爱的结果,如今,压抑愧疚并想极力解释的愿望令他说出埋藏于心的激情过往。他年轻时,与那个叫琴的女人有过一夜情,碍于家庭原因,与琴斩断情丝。娶琴为妻的同事小刘在一次意外中,用自己性命救了岳父。岳父阻止怀有身孕的琴的堕胎行为,孩子出生后,岳父岳母抚养之并视如己出,琴改嫁后出了国。这个孩子,正是让老杨家大伤脑筋的杨二吉。
    至此,杨二吉的斑斑劣迹因岳父的风流韵事被暂时遮蔽了,这个不孝、不义,毫无亲情伦理关爱之心,没有家庭责任,贪图享乐、满口谎话且无一技之长的男人,好像瞬间得到被谅解与体己的借口,虽然他的面目依然可憎,其行为做派仍然可圈可点。而岳父本人也借“不足为外人道”的私情隐秘,为自己对儿子的放任自流,因父辈恩泽宠爱外加溺爱、缺失管教导致严重后果的教育方式而自我减压与宽慰。这点上,岳父更愿意混淆视听、漠然处之对待,因为,他甚至猜测,这个儿子正是他与琴所生,故此,一辈子生性绵软、乐乐呵呵的老好人岳父,在情性、私密、救赎、弥补等诸多心理因素交织中,成为最不爱较真的人,最见不得真相的人,也是最有故事的人。当然,他的“叩其两端”、模糊事物边界,不触及问题核心的做法的极端表现是谎言,比如面对在外混的狼狈不堪的杨二吉,老杨家人依然要为其树立正面而光辉的形象,“但对外,我们的口径是,二舅哥在广州做生意,他们发展得很好”,这个谎言虽与人无害,却成为自欺欺人的最好证明。谎言总有被戳破的时候。岳母亲妹妹田七娴是还原真相者,杨骗走她一万元,她大闹、摔砸有恩于她的老杨家,岳母为此事旧疾复发。事后,岳母连本带息偿还她了事。在封闭的杨家内部,田以“闯入者”形象出现,让人感知世相人情冷暖,当然,讨回本息的她照旧在杨家吃喝拿要,像个没事人一样,也能见出杨家人的包容,不过,这样的包容心在岳父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中不难找出原因吧。
    就这样,全家人营造着生活假象,生活同样不留情面地给杨家人一个越发得寸进尺、凉薄寡恩的杨二吉。甚至,杨对年事已高、俱患重病的父母达到了敲骨吸髓的“啃噬”,轮番上演的苦肉计、撞车计、反哺计、励志计等等,他的时间节点选择令人哭笑不得,年夜、正月十五亦或岳父六六大寿之际,也是他对双亲痛下重手之时。这个本该一团和气、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因杨变得乌烟瘴气,乱作一团。当然,好面子的人不止杨家,杨二吉的岳父马泰山也是一位。这位当年实权在握的国企销售科长老早就把弃学在家、高大帅气的杨二吉给女儿物色好了。十七岁的杨二吉哪能知晓婚姻交易的现实与残酷呢,当马解决了他的正式工作,他“聪明”地想断绝与其女儿的进一步发展时,这个大了他整整三岁、已有过两性生活、丑陋而滑头的马凤仙以怀孕为借口,逼杨就范,两人结合。马泰山因作风与经济问题早退回家后,小两口的靠山倒了,停薪留职并开始闯荡社会。夫妻俩是一类人,或者说,杨的自私性格与马家人同气相求,婚后,没有得到妻子的遏制,反倒是一拍即合,互相首肯。杨啃老行动的背面,是妻子马凤仙如出一辙的啃老手段,受害方是马泰山。若不是杨包养情人触犯了马之底线,他是不会轻易向杨家人吐露挨宰的辛酸事情的。
    杨二吉夫妇就这样唱着双簧,义无反顾地欺骗并“啃噬”着亲人们,亲人们用血汗钱支撑着杨夫妇的高消费生活,事实上,杨并非亲人们所想的那样在外挨冻受饿、乞讨穷酸,被亲人们“接济”与供养的杨夫妇在外租住三室一厅的房子,吃香喝辣,出手阔绰,杨同时还包养着一个叫小莉的女人,后来索性弃马凤仙,明目张胆地与小莉正常化交往。杨用亲情为障眼法,糊弄了自己最亲的人,甚至是有生意头脑、精明异常的大舅哥和聪慧善良、通达情理的杨三幸,是亲情蒙蔽了他们,在他们期盼亲人向好向善和无原则地迁就与挽救的初衷里,杨因之更加堕落与消沉。杨的诸种行径足够写一大本反面教材了,然而,杨家人对此从没有发过牢骚,受了连累还要对杨报以理解和同情,对其批判说教充其量就是岳母那句“以后还得靠你自己”。这能理解,必定父母兄妹间打断骨头连着筋,说明亲情的可贵、稳定与持久,却也反面印证出亲情的可怕来,它往往会让人在真心付出、一厢情愿中自我迷失。所以,杨三幸对杨二吉的情感裂缝并不关乎钱,只仅仅因为三个丑橘。杨家人在接踵而至的亲情骗局中甘愿飞蛾扑火,却在亲情的互相认同中感到巨大伤害,可是,他们依然没有对亲情作伦理道义的细查与考量。
    在人情世相或世相人情面前,杨家人的一贯态度是宽宥的,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美德并没有让这家人赢得多少尊重与荣誉,也没有收获多少身心的、实质性的利益。这样的家族性格与处事观念在岳父去世的当天依然健存,“有些事,搞的太清楚,未必是好事”,同理,这样的东西依然故我地在大舅哥和杨三幸身上沿袭。当然,人情与世相最终是要接受冷峻、理性生活地悟认的,由此观之,作家在纷扰喧哗的文本土壤里,俨然深植了一条关乎社会与生活的诗化哲思脉络。
    基于此,以生活的名义,再次回望出土玉猪龙的小县城,这个以玉文化为名片的煤城,这个杨家人生命故事的“舞台”,倾听人与生活,或是生存对话的“回响”。当人们还未静下心来思考此地玉脉源流与华夏文明的某种映照时,煤炭矿藏资源先于形而上的、似乎不产生经济效益的玉缘抵达人心。资源枯竭的时刻,很快成为人们揽照文化的时候,结果,一个大型的露天矿,变为煤城最大的垃圾场,其摇身一变,成为玉龙湖,并成为一个高档住宅小区的生态标配、文化标签。这个人造湖很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憧憬着美好的日子,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它的过去,诸如露天矿、垃圾场的历史,这类因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延展出的千丝万缕的故事。人始终是故事的主角与助推者,是故事中这座煤城文化的传播者与受益者,在发转转型中,他们有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与失败,也有规划蓝图中的希冀与梦想。社会由个体与家庭组成,在煤城发展与停滞的历史交替中,这些个体以其包罗万象的生命体验,成为煤城的注解。“比如这片湖,如果一味地去想象她的前身是露天矿,是垃圾场,是污水区,那日子就没法往下过了”,很多事情需要融会贯通地眼光去看待,这是社会化进程的应有之义,然而,也需要进一步地反省与自勉,这是个体生活经验使然,“这是煤城的贵族小区,一家家看上去光鲜,但那或许只是表面的光鲜,光鲜的背后,掩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像我岳父一家,都够写一本书了”,生活永远是现实的,需要敬畏与坚守,故此,回归到本心处,不被现象遮掩,是智慧,也是考验。
    《玉龙湖》有对生活的叙说,也有对文化的思考,它以家庭为缩影,洞见出世相人心,也洞见出生活与人那种“欲说还休”的思辨关系。岳父投玉龙湖是悲剧,也可看做是某种精神性的回归,令人长久地回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