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刘醒龙《黄冈秘卷》:地方文化的精神解密

http://www.newdu.com 2018-12-04 文学报 李遇春 参加讨论

    在中国教育界里,黄冈秘卷甲天下。听说身为黄冈人的作家刘醒龙新近推出了《黄冈秘卷》,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这可能又是一部关于中国教育的文学作品,毕竟此前凭借着当代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的小说《凤凰琴》和《天行者》,刘醒龙曾摘得多个文学奖的桂冠。然而等到读罢《黄冈秘卷》才发现,刘醒龙不过是巧妙地借取了民间风行的黄冈秘卷的由头,进而大张旗鼓地铺展或演绎出了一部二十世纪黄冈地方文化的秘史。在关于黄冈秘卷的教育揭秘的外在叙事框架中,这部长篇其实还包裹着一个深层次的关于黄冈文化的精神密码的解密故事。显然,刘醒龙要思考和透视的不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弊端或病症,而是故乡黄冈的千年文化命脉。
    与刘醒龙此前的众多长篇小说相比,《黄冈秘卷》有一点很特殊,即这是一部带有鲜明的作家家族自叙传色彩的作品,小说中反复写到的《刘氏家志》正隐含了刘醒龙试图以这部长篇小说为家族立传修谱的艺术雄心。于是我们看到,刘醒龙在这部长篇小说中选择了以“我们”的视角讲述“我们的父亲”的故事,其实还包括“我们的祖父”、“我们的曾祖母”,乃至于“我们的叔伯们”的故事。越过家族的藩篱,小说中还讲述了父亲的密友王朤伯伯的故事、父亲的早年恋人海棠姑娘及其家族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牵涉到作为叙述者的“我们”对于家族先辈的文化人格形象的理解与建构。
    作为中国历史上汉晋时期被贬到鄂东穷山恶水的巴人后裔,号称“五水蛮”的黄冈人向来具有拒绝臣服、反抗到底的地方文化人格精神。以前刘醒龙虽也曾在《威风凛凛》《圣天门口》等长篇小说中写过黄冈人喜欢斗狠逞强的文化性格,但那写的都是黄冈的奇人异事,不像《黄冈秘卷》这样在日常生活叙事中塑造和雕刻黄冈人的文化人格,将黄冈人的“一根筋”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所谓“一根筋”,说的是黄冈地方文化人格中的一种坚韧、一份执着、一片忠诚、一腔孤勇,这种宁折不弯的强大人格传统甚至改变了杜牧、王禹偁、苏东坡这些外来者的文化性格,尤其是给活络善变的苏东坡注入了新的文化人格力量。所以小说中评说苏东坡自从来到黄州后就成了“半根筋”,性格中增添了执拗和坚强,这些都是拜黄冈地方文化所赐。
    按照王朤伯伯的理解,苏东坡身上的黄冈文化人格其实就是一种诗意化的硬骨头精神,用古人的话来说也可以叫做“风骨”,“比硬骨头还要有味道”。作为黄冈出了名的织布师,祖父在林老大家里织布从来都是不卑不亢,甚至他还与林老大之间形成了一种超出了主雇关系的平等人格结构。如同精神接力一般,祖父的风骨再次传承到了父亲身上。父亲刘声志虽然终其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和不得意,但他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始终不计名利、只问成败,将民众的福祉和组织的信仰置于一切个人利益之上,这种人其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理想化身,同时也是千年黄冈地方文化传统的当代传人。在父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革命文化人格的有机融合或奇妙塑形。
    即使是到了“我们”这一代身上,不论置身于何方,黄冈人的“一根筋”精神继续在血液中流淌。虽然长期寄居武汉,但“我”对刘家大垸的那份故乡故土故人情结还是体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执着与深情。虽然已经算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了,但少川依旧对母亲海棠的黄冈故地充满了寻根揭秘的诱惑与激情,甚至她的女儿北童对黄冈秘卷的所谓仇恨中也隐含着祖先血液中不服输的硬骨头精神和近乎偏执的“一根筋”特性。凡此种种,通过几代人的精神传递,刘醒龙在《黄冈秘卷》中写出了千年黄冈地方文化人格精神的独特魅力。
    (《黄冈秘卷》刘醒龙/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