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http://www.newdu.com 2018-11-26 西藏日报 2018年11月12日 赵君 覃敏 赵磊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发展文化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成果,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
    文化观是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对待文化现象,揭示文化产生和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揭示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任何一种文化,在自身的发展演进以及开放和交流过程中,都不断接受和吸纳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文化的创造生成过程就是开放与交流的过程,文化的发展更是开放和交流的结果。文化在开放和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吸收,达到自身的完善。
    二是阐释了文化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继承性、开放性的特征。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是民族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民族性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特征。文化的阶级性是指文化是阶级本质的反映和表现。在阶级社会,任何文化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文化的阶级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阶级消亡了,文化的阶级性才会逐步消失,呈现出社会的共同特征。文化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继承就是保护、发掘、研究和利用,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一旦产生,就立即向外扩散进行“交流”。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之所以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对自然、社会、自己内心认识得越来越深入细致,为自己谋的福利越来越大,其重要原因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一切民族文化成果都是在引进、借鉴、吸收、改造中取得的。
    三是阐发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经济政治创造新的文化,并要求文化与其相适应。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对经济、政治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总是要求文化与其相适应,当文化与其相适应时,将对经济、政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民主水平和民主素质,从而影响其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使文化竞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四是阐释了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对民族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发展的反映,既是民族发展的主要内容,又是民族发展的主要条件。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个民族拥有先进文化,将对民族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本观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都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坚持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繁荣的根本前提。
    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强基固本之路、以人为本之路、改革创新之路。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五是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二为”方向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长期的基本方针;“三贴近”原则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以人为本。
    六是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时,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包容心态,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时,既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又要坚持“扬弃”的科学态度。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论断,第一次提出“四个自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制度维度又增加了文化维度,深化了对文化的认识,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路径等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理由和底气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全球化的当下,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话语体系的建设,打造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四是创造新时代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文艺创作就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五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必须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注重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国家形象塑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六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力保护传承、发展建设西藏文化,西藏人民成为了文化继承、发展和享有的主体,西藏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一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文件,把保护、发展、传承和弘扬西藏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保护文物古迹、文献档案。西藏自治区通过颁布实施文物保护法规,投入大量资金,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藏进行了多次文物考古发掘,勾勒出西藏从古至今的演变和发展轮廓,揭示了藏族文化与汉族以及周边各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关系,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建立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整理、抢救、搜集、保管文件档案材料,使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立各级各类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开展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抢救、搜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投资数亿元,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藏戏、《格萨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和保护西藏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藏族群众在保持藏族服饰、饮食、建筑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方面也融合了新的现代文化习俗,极大丰富了西藏人民的生活。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文化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新风俗新习惯。
    二是社会主义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藏文化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西藏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旧西藏教育十分落后,教育被寺院垄断,广大农奴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文盲占95%。民主改革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率先在全国实现15年公费教育政策。目前已形成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研究体系。建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建立了30多个科研院所,学科领域涉及历史、藏医药、藏学、经济、生物、高原生态等数十个学科门类。经过多年努力,科研工作也取得巨大成绩。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平解放后,自治区相继成立了歌舞团、藏剧团、话剧团等各类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现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创作了享誉祖国大江南北、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人的《翻身农奴把歌唱》《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农奴》《金沙江畔》等好歌曲、好电影。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体系、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不断拓宽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西藏文化影响力得到大力提升。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速。新闻出版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文化产品日益丰富。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累计出版各类图书2万多种。各类音像出版社、报纸、期刊、出版发行单位、印刷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面实现所有行政村有农家书屋、寺寺有寺庙书屋。通过新建、改扩建调频转播台等设施,使广播影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三是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为推动西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确保西藏文化安全、长治久安,国家和西藏自治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掌握涉藏舆论斗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深入揭批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打牢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等融入学校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时代主旋律高高唱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健全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产业相结合,打造一批新的特色文化支柱产业,努力把西藏建设成为中华特色文化保护地。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日益丰富。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创作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西藏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必须正确认识文化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一是科学对待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各民族在形成多元一体格局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集大成”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这个“集大成”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既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三分之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超越于某个单个民族的自我认同观念,是凝聚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是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自古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在与中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长期交流交融过程中,既推动了西藏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演进中,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早已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西藏文化也早已与各民族文化深深地熔铸于中华文化的肌体,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西藏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西藏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认为藏族文化和中华文化没有关系,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藏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都是违背历史的、错误的。
    三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西藏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历史上,凡是中央王朝对西藏进行有效治理、社会稳定的时候,西藏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就畅通,经济就繁荣兴旺。西藏各民族文化要繁荣发展,必须树立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理念,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存精、继承转化,加强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自觉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分别为西藏大学、西藏军区八一校、西藏藏医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