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快速攀升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业已拥有了抢救传统文化的实力与具体的文化诉求。推行保护传统文化的国家行动已经成为现实实践。 在保护行动理性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遭遇的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特殊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前者是指如何看待既有的传统文化,如何为之定性,确立何种保护观念,属于认识和观念的范畴;后者是指一个正在迅速现代化的社会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传承的矛盾,前瞻性、预见性地为传统文化保护预留空间的问题,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整个完整制度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产物与附着物,当中国的现代化步伐首先以制度变革的方式推进时,它的制度根基就坍塌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今天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既往客观现实。旧制度的坍塌是现代中国崛起与腾飞的起点,是当今中国以现代化强国面貌挺立于世界东方的前提。而制度层面的传统文化的死亡,是人类文明轮回的体现。至于依附于旧制度的社会认知体系、伦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随之坍塌,则是应当并且值得审慎对待的,因为旧文化中包孕着我们的传统基因、民族特征与文化个性,新文化也不可能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凭空造就。 当我们把传统文化从旧制度的框范中剥离出来,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智慧性、哲理性和永恒性,看到她为人类文明所提供的特殊贡献,更看到她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特殊影响力。例如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辩证施治等理念,正在和已经成为今天人类思想的共享物,为世界的均衡发展提供着精神上的源泉与动力。而更多体现在伦理层面、道德层面和民俗层面的传统文化,则是包蕴民族精神气韵、孕育民族性格气质、培养民族审美习惯的丰厚土壤,伦理层面的许多东西今天要重新认识,道德层面的许多东西可以继承,习俗层面的许多东西可以传接。 以传统中国的代表征象礼教为例。从根本上说,礼是用来节制社会等级的,是封建制度、等级观念的反映。《礼记·曲礼》孔颖达疏云:“礼者,所以辨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礼不逾节,度也。”封建礼教所严以标举的等级观念、尊卑秩序、亲疏有别、专制主义,其精神实质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人与人关系基础之上、为维护专制社会政体服务的,自然不与现代民主自由精神合拍。然而传统礼教所倡导的仁爱、正义、和谐、节制、美善、忠孝、睿智、虚静、自然、诚信等义理,则是协调人际与自然关系、维护良好社会环境、保持崇高道德情操的人类智慧升华。当我们破除了专制体制、建立起民主政治以后,以增加人的品质修养为目的,在传统基础上重塑人文之礼,礼的内在精神就转为当代社会宝贵的人文资源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有与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知识相背离的内容,已经不适宜于应用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例如万物有灵、因果报应、禁忌避讳、跳神装鬼等,属于愚昧迷信的产物,即使是在古代社会也不为智者所取,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的务实态度影响了历代知识阶层,历来对这类愚俗都有鄙夷之声。当它们仍然呈现为活体状态时,会对某些社区人众的文化心理产生扭曲影响,这是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时特别要关注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要有前瞻性,而前瞻性的支撑力来自眼界与胸怀。首先我们当然无权阻断传统文化的脉息,因为继承这笔遗产不是我们一代人的特权,而是我们与千秋万代后人的共同权利,我们要随时想到为子孙留下什么,世界的物质资源不能耗尽,文化资源同样。其次还要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在发展之初就预留出传统文化的保护空间,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因为片面强调速度而牺牲掉传统文化资源,反之,这些资源在一定的时候却可以成为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一定要在传统文化一旦破坏便不可再生的认识基础上,为之划定绝对禁区,同时要避免人为开发的扭曲使之失去本原性、纯粹性与基因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