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黄河:多维接触与语言扩散模型——基于宜兴话祖父、外祖父面称的词汇表分析法

http://www.newdu.com 2018-11-14 今日语言学 黄河 参加讨论

语言接触既包括地域变体之间的接触,也包括社会变体之间的接触。横向的地域间接触和纵向的代际干扰构成“多维接触”的现象,它造就了复杂的地理分布和年龄变异。本文以宜兴话〈祖父〉〈外祖父〉的面称为对象进行了社会地理语言学(sociogeolinguistics)研究,讨论有三个目的:1)揭示并解释面称在语言接触中的特殊表现;2)利用地域间接触、代际干扰的复杂接触现象,以探索调查分析的方法;3)通过该个案抽取语言扩散的不同模型。

240省道连接宜兴城关和西北方向官林、新建等多个乡镇。这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干道处于滆湖和马公荡两片水域之间的地峡,地峡条件限定了语言成分在地理上的扩散方向,是用来观察语言成分地理扩散的绝佳试验场。本文对沿着干道的北圩埂、天生圩、范道镇区、积丰、湖头、义庄、笠渎、官林镇区8个乡镇进行社会地理语言学调查,样本总量为442人,20岁以下、80岁以上都算为一层,20-80岁每五年为一个年龄层,每个年龄层调查3-5人。本文在调查方法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兼顾单个微观变量同语言系统性,注重不同提问方式的先后次序,通过记录和评估发音人的反应确定词汇的优先形式等一整套操作程序。 

表1是对调查数据进行词汇表分析的结果,该方法是选择沿河流或道路等特定地域线性排列的方言点,各点分年龄层调查方言变体,以观察变体扩散的方向,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的“地点×年龄”表叫做词汇表(glottogram)。表1、表2分别表示发音人面称自己〈祖父〉的情况和发音人自己作为〈祖父〉被第三代称呼的情况。表中纵向双横线表示官林、范道两个镇的边界。第一行的地名是沿着240省道自西向东排列。第一列是发音人的年龄区间,以5年为单位。表1第二列标示发音人是否有第三代,第一代为60-64岁,他们的第三代多为0-15岁左右的少儿,所以表2双横线以下部分正好可以反映低年龄段的面貌。50-59年龄段的发音人有的有第三代,有的尚无,大部分第三代为0-5岁的幼儿,他们的使用形式不予记录。按照优先形式抽取该年龄段的​共性1,表1若一个格子有两个形式,则前者为优先形式。表中空位表示数据缺失,依据方言年龄分布的连续性趋势可以推断空位的情况,表1、表2采用黑-灰对比色表示渐变程度,优先形式决定格子的颜色,以“公公”为优先形式的涂黑,“爷爷”涂灰,无法推断的格子留白。 


    
(表例:▲表示“公公”,●表示“爷爷”) 

从表1、表2可以看到范道、天生圩、积丰似乎经历了“公公”→“爷爷”→“公公”的“回头演变”。官林境内的三个乡镇,若第一代为60-69岁年龄段,其第三代采用“公公”的说法,且按官林、笠渎、义庄的次序递减;综合各年龄段的情况,可以看到范道、积丰、湖头高龄段的黑色区域和北圩埂、天生圩相连,中青年段的灰色区域和官林、笠渎、义庄相连,以官林、范道的行政边界为界,范道境内“公公”自东向西呈渐层分布,官林境内“爷爷”自西向东呈渐层分布;按年龄纵向观察,“公公”→“爷爷”并非一下子替换,而是“爷爷”先成为发音人可以接受的形式,然后逐步替换旧形式。

〈祖父〉:“公公”→“爷爷”→“公公”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两者发生的时间不同,作用区域不同,由两种不同的力量造成,且各自影响的方式也不同:

从范道、积丰、湖头的渐层分布来看,“爷爷”的说法来自于西部,且作用的年龄范围为20-69岁,可见这个变化较早就发生了。“爷爷”改用为“公公”集中于少儿,发生的时间很晚,且相同的现象不止出现在范道境内,官林的三个乡镇也是如此。更值得注意的是官林镇区和范道镇区都比下辖的乡镇变得更早,这很可能是来自于宜城的影响。随着90年代开始启动的城市化,宜城对其他乡镇的辐射很大,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沿着240省道在地理上渐进,而是按行政逐级扩散,对范道、官林镇区影响最大,然后再影响到次级乡镇。这种扩散方式如下示意图:

粗黑箭头表示宜城对范道、官林镇区的影响,细黑箭头表示范道、官林镇区对所辖乡镇的辐射。语言成分通过语言的交流接触而扩散,镇区和宜城的人口流动最多,镇区所辖乡镇以所在镇区为物流、学区的中心,从宜城到官林、范道往返的城际公交是大部分老百姓进城的主要交通工具,城际公交线就是240省道。如果从镇区下辖的乡镇去宜城,也必须先到镇区换乘前往宜城的公交。显然镇区更容易受到宜城的影响,而镇区所辖乡镇主要受到的是来自镇区的次级影响。这种影响本质上是以交通、物流等要素为依托,而交通、物流等要素又常由行政决定2。所以来自城关的影响是按行政级别从高到低扩散,最后逐渐填充乡镇所辖区域,我们把这样的扩散模型叫做“行政辐射模型”。而遵循地理距离而渐次扩散的方式属于“地缘扩散模型”。“地缘扩散模型”以邻近村落的相互交流为依托连续扩散。两个模型的示意图如下:

地域间、年龄层间的多维接触给我们分析接触过程带来了较大难度。首先,要在调查上更一步细化,不同的调查法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不同影响,而且要记录并评估发音人回答问题的速度和态度,这些信息都对语言分析至关重要。其次,社会地理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同时把握横向的地理要素和纵向的社会要素,该方法适用于既有横向的地理接触,又有纵向的代际干扰的复杂现象。有特定地理构造的地域常常可以作为试验场,地峡、山谷等地形限定了语言的地理传播路径,方便我们最大程度上控制地理变量以观察社会变体。词汇表分析法对地峡、山谷、干道等线性分布的方言点有着很强的分析能力。最后通过个案的深入分析,可以抽取出不同的传播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在日后的研究中接受其他方言材料的验证。 
    1 如何抽取优先形式,详见本文调查和评估词形优先程度的操作程序。 
    2也存在交通物流等因素和行政边界不吻合的情况,但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还是交通物流等因素,所以“行政辐射模型”所言“行政”不必机械地理解为“行政级别”,而应理解为很大程度上受行政制约的交通、物流、学区等综合要素构成的生活圈。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黄河,男,1988年3月10日生,江苏宜兴人,研究方向为方言学、地理语言学、语言变异与演变。2017年7月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受教育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联培,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本硕博先后攻读日本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方言学三个方向。出版学术专著《荆音韵汇:两百年前的宜兴话》(中西书局,2016)。已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语言学论丛》《语言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