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短篇小说:当下短篇小说的点·线·面(2)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文艺报 张志忠 参加讨论

    生活面:拓展与减缩
    从这次参评的作品中,可以窥得当下短篇小说的几个特征。
    一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成绩喜人。回族作家马金莲的获奖是一个证明。此外,阿拉提·阿斯木的《酒哥》在语言上可圈可点,用诙谐风趣的口语把一个维吾尔族嗜酒如命、醉酒故事不断的男人刻画得活灵活现。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的《纪念我的朋友金枝》寓庄于谐,对于心气颇高却无根漂泊的女友金枝的一生简笔勾勒,笑中有泪。回族作家李进祥的《讨白》从回族民众的生活习俗讲起,切入的却是革命、信仰、忠诚、生死的大命题。两位藏族作家的作品,尼玛潘多的《晒太阳》、万玛才旦的《气球》,一个写藏族高寿老人80岁年纪要穿白袍,引出老人家的牵挂与被忽略、被轻视的怨怼;一个写人与羊的种姓传续。一头连着衰老和死亡,一头接着新生与未来,在这故事的主线周边却是丰富的日常生活风情,具有浓郁的藏族特色。在故事与风俗的新奇背后,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面对生活的坦然和豁达,这些表现边远地区淳朴生命与民族风情的作品,让我们体会到旷达与宁静,体会到了“慢生活”的魅力。
    二是部分作品的选材与主题的相对集中。南翔的《回乡》写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台湾老兵还乡,在亲情与利益的牵扯中一脸笑一脸泪,烦恼无穷。刘玉栋的《回乡记》中,做儿子的应父亲要求回乡,为受人欺负的父亲争公道,却发现乡村道德与人情统统礼崩乐坏。向本贵的《年关》写的是打工者还乡,姐弟二人对待留守家乡的老母亲的亲疏态度,令人感叹人心不古。津子围《麦村的桥》的还乡故事别具一格,少年上学时遇到洪水,陆小杰侥幸脱险,表妹遇难,给陆小杰留下永远的伤痛;上大学,做办公室白领,下海经商事业有成,人到中年终于兑现自己的少年梦想,要给家乡亲自设计、建造一座桥。余一鸣的《稻草人》中,独守空村坚决反对搬迁的老奶奶,将那些已经死去的村人们扎成了稻草人,以留住他们的灵魂……各种各样的还乡故事,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既往与现状。
    但是,这样的作品也让我感到了某种不满足,感到其中的逼仄和浅白。当下的作家们都是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保留在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记忆经由一两次短暂的回乡经历而激活,乡村的衰落和人心的变异因此成为他们最深切的感受,即兴的印象式书写,无法洞察乡村生活的丰富而过多地发出今不如昔的哀叹。与此同时,也有哲贵《柯巴芽上山放羊去了》和欧阳黔森《武陵山人杨七郎》这样与时风逆向而行的作品,前者写农业大学毕业的率性女孩柯巴芽不恋慕俗世生活,先是自愿报名支边,后来又主动承包山区土地艰苦创业,后者写的杨七郎是今日乡村中鲜见的有血性受尊重的维护公道者,他的草莽性格和坦荡襟怀,令人拍案惊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