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从青春走向现实:“80后”文学新面貌(2)

http://www.newdu.com 2018-10-0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丽军 张璇 参加讨论

    描写乡土 寄托关怀
    “乡土”是现当代作家重要的言说对象,从鲁迅、沈从文、萧红到孙犁、贾平凹、张炜,乡土文学已经形成20世纪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脉,承载着中国独有的悲欢史和精神史。“80后”作家成长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代,对乡村的记忆相对淡漠。因此,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较少出现关注并热衷于书写乡村的发展、城乡的关系、乡土世界中人的命运等问题的作品。但以林培源为代表的部分“80后”作家,自创作之初就锁定严肃文学作为目标,毫不掩饰对于传统文学的喜爱,反复书写自己的乡村记忆。
    在201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父之名》中,林培源书写了个体与父辈、故乡的关系,在精神还乡中反思传统道德和伦理。小说题目“以父之名”既指个体与父亲的关系,同时也带有象征意味。小说中人物的“父亲”都是缺席的角色,父系文化缺席下的乡土秩序是混乱的,“父亲”意味着地理和精神上的双重故乡。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阿喜、秋蓝、阿霞、阿川、信德,包括阿喜的越南母亲,他们都是疏离于其生存环境的“异乡人”。无论是逃离故乡去往城市,还是留在潮汕小镇,人物的内心总是孤独、漂泊的,寻不到自我的精神家园。作品细腻地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边缘人物心灵深处的阵痛和求索,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乡土世界与人物的逃离、救赎紧密相连,蕴含着作者对乡土世界伦理道德的思考,寄托着他对漂泊在城市中的“异乡人”的关怀。
    时至今日,“80后”作家大都已过而立之年,所以无论从年龄还是阅历上,他们均面临着创作上的转型与突破问题。正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80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当如何既保持对自我的表达,又体现对社会时代的思索,如何从青春写作转型为更为深广多样的成熟创作,如何从自发、感性的写作走向自觉、有深度的写作,都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任何转型或者突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创作的累积、思想的成熟以及灵感的迸发。正如张悦然所说:“写作的改变都是相当缓慢的事,所以会产生焦虑。我一直不觉得焦虑是贬义词,因为它表达了创作者对自己的不满,表达了他在环境里的不安,表达了他过得不舒服。”透过“80后”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我们看到了这批作家的潜力。可以说,“80后”作家的创作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却始终未曾中断,也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新的写法。作为读者,我们期待“80后”作家在人生新阶段能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不断展现他们深沉的思考与成熟的创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