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抗战史诗的“这一个”篇章

http://www.newdu.com 2018-09-27 《中国艺术报》 胡一峰 参加讨论

《生死时代之双雄》:抗战史诗的“这一个”篇章
      
     《生死时代之双雄》高 淳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在众多抗战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推出的“80后”作家高淳的长篇小说《生死时代之双雄》是颇有特色的一部。这部小说有70多万字,但人物关系与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以这一体量铺陈并不复杂的情节,无疑从另一个侧面考验着作者的功力。
     以我的阅读体验而论,小说的主要特色首先表现为独具特色的画面营造。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历史小说对画面感尤有较高的要求。在《生死时代之双雄》中,举凡历史背景、自然风貌、人物长相,作者不是教科书式地硬笔直陈,而是简笔画般勾勒而过,但又能让人在阅读之时自动“脑补”出刀刻斧凿般的深刻印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抗战的故事,但它又不是那段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的抗战岁月,也不是那被写进了史籍或教科书的抗战历史,而是赵宏伟和赵驹这两个曾经是“汉奸”的“小人物”所经历的抗战。换言之,《生死时代之双雄》所致力于经营的“画面”,不是以对硝烟弥漫、流离失所的客观描写呈现的,而是通过阅读主体与故事主体的视界融合达成的。
     黑格尔曾说,“当我说:这是一个个别的东西时,则我毋宁正是说它是一个完全一般的东西,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个别的东西;同样这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能设想的一切东西。”如果套用一下哲学大师的话,《生死时代之双雄》所要描摹的恰是抗战史诗的“这一个”篇章。在历史时序和宏大叙事上,它是与抗战历史的“一般”是一致的,然而“这一个”篇章又是独特的,因为它浸润于赵宏伟、赵驹两人心泉之中。
     卑微者被时势抛入苦难后的觉醒,正是小说着力探究的课题。小说虽然聚焦于抗战时期一个小镇上的故事,但真正驱动作者之笔的是他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体察和感悟。小说第一部开篇于1938年,行笔未远,作者追溯了赵家两坛老酒的渊源,一下子把视线拉回到1898年,那一年,赵宏伟的父母为赵宏伟埋下了状元红。稍知近代史者都知道,这一年是著名的戊戌年,维新派那场以制度变革为诉求的变法在这一年失败了,而这场变法的背景之一就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被视为昔日“学生”的日本。大体也是从那时起,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人心中发生了戏剧性的颠覆,对这种颠覆的应对延续至今后几十年。而在第二部中,通过赵驹的回忆,作者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作了快速的浏览,国共由合作而分裂、东北易帜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九一八事变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一一翻过,显然,这都为作为小说主体的抗战故事打了铺垫。
     更值得注意的是,赵宏伟和赵驹,与历史的主流行程保持着相背而行的状态。先看赵宏伟,在戊戌变法失败那年,父母对他的祝愿是“你要快快长大,中了状元,去见皇上”,实际上,赵宏伟还不到七岁,清廷就如执行戊戌人士遗嘱一般废除了科举制度。再看赵驹。1928年张学良降下了五色旗,接受南京政府领导,“街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他的恋人丽云兴奋地说,“赵驹,东北易帜啦!东北易帜啦!中国终于统一啦!”赵驹的反应却是“五雷轰顶”“呆若木鸡”。显然,在日寇进犯之时,赵宏伟也好,赵驹也罢,是两个站在历史主流之外甚至与之疏远、脱节的人。这为他们投入日寇手下当汉奸埋下了伏笔。
     但二人毕竟良知未泯。小说中关于赵宏伟吃臭油条的富有民间故事风格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这一点。赵宏伟帮日本人做事后,受到了乡邻默默的抵制,卖油条的老李专门定制了臭油条卖给他。“接连几天,赵宏伟吃到的都是臭油条,他才开始明白这玩意儿是专门为他特制的”。原来老李在油条里掺了鸡粪,但赵宏伟仍然一直去老李那里买油条吃,“每当他看见自己吞下油条后街坊邻居们满足的笑,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表演真是物有所值”。
     最终,在家仇国恨的洗礼下,这两颗“生死年代”里惶恐不安的灵魂,在苦难中汲取了力量,赵宏伟从懦弱中挣扎出来,赵驹褪去了流氓习气,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事实上,这也正是当年普通百姓文化觉醒、民族国家意识确立的历程。在这个意义上说,《生死时代之双雄》确实以文学的力量对抗战史诗作了新的开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