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国家与文辞(2)

http://www.newdu.com 2018-09-12 《文学评论》 陆胤 参加讨论

    二 “理胜”与“辞胜”
    光绪二十七年京师大学堂重建,同时暂充新式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壬寅学制即在此背景下起草。其时管学大臣张百熙倾向新学,拜吴汝纶任总教习,又聘请于式枚、张鹤龄、沈兆祉、李希圣、罗惇曧等人参与。此次章程即出自张鹤龄、沈兆祉创议,课程亦以张、沈及李希圣参议为多(23)。大学堂副总教习张鹤龄“总司编订学堂教科诸书”(24),编订“文章课本”宗旨有云:
    溯自秦汉以降,文学繁兴,揽其大端,可分两派:一以理胜,一以辞胜。凡奏议论说之属,关系于政治学术者,皆理胜者也;凡词赋记述,诸家争较于文章派别者,皆辞胜者也。兹所选择,一以理胜于辞为主,部析类从,以资诵习,冀得扩充学识,洞明源流。凡八家、十家之标名,阳湖、桐城之别派,一空故见,无取苟同。(25)
    当时参画学制的京师大学堂诸人,与康梁一派多有瓜葛。壬寅学制虽是朝廷政令,却与戊戌年梁启超所拟《大学堂章程》一样,实是趋新势力短暂掌握中枢权力的产物。与此相对者,则是身居京城之外,实际握有“官权”的督抚。庚子事变中的“东南互保”,大为伸张了督抚对于中枢的发言权。张之洞、袁世凯等筹办新学的尝试,尤其是张之洞于癸卯年参与重订学制,将地方实践确立为国家制度,为原本虚悬于本土经验之上的外来学制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制度外壳。
    以“儒臣”自命的张之洞,早在戊戌年的《劝学篇》中,就欲模仿西洋、日本“学堂教人之法”(与“专门箸述之学”相对),构建“中学守约”的门径。其学程设计以十五岁为界:十五岁以前,仍依旧法诵《孝经》、四书、五经,并读含有史略、天文、地理内容的“歌括”“图式”等书;文章方面,则要兼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十五岁以后,始纳入普通学范围,按“有限有程,人人能解,且限定人人必解”的宗旨约为九门。其中“词章”一门居第五,要在“读有实事者”: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况在今日,不惟不屑,亦不暇矣。然词章有奏议、书牍、记事之用,不能废也。当于史传及专集、总集中,择其叙事、述理之文读之;其它姑置不读。若学者自作,勿为钩章棘句之文,勿为浮诞嵬琐之诗,则不至劳精损志矣。(26)
    在戊戌前后的内外交急的形势下,谈论“文人”“文学”的基调是不屑且不暇,从事诗文更被认为有“劳精损志”而占用实学精力的危险。故必须将其范围限制在“奏议、书牍、记事”等庙堂应用文体,专读史传和集部中“叙事”“述理”两类文章。此种突出政治实用性、压抑诗文创作的论调,似是当时士林不分新旧立场的共识。前有梁启超主张“词章不能谓之学”(27),后则如张鹤龄编订“文章课本”时强调“理胜于辞为主”,注重奏议论说,以及壬寅学制之关注“记事文”“说理文”,都可看作类似观念的产物。
    相对于“词章”的边缘地位,《劝学篇》的“守约”方案中另有“小学”一门,殿列九门最后,却相当受重视。张之洞辈认为小学(文字训诂)对于经书传承的意义,犹如西学之有翻译:“欲知其人之意,必先晓其人之语。去古久远,经文简奥,无论汉学、宋学,断无读书而不先通训诂之理。近人厌中学者动诋训诂,此大谬可骇者也。”关键在于讲法不能过繁,须注重大旨大例:“若废小学不讲,或讲之故为繁难,致人厌弃,则经典之古义茫昧,仅存迂浅俗说,后起趣时之才士,必皆薄圣道为不足观,吾恐终有经籍道熄之一日也。”(28)因此,“小学”兴废几乎被视作关乎整个经学传统存亡的枢纽。这固然是张氏早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29)之类看法的延续,更为此后纳入“小学”内容的“中国文辞”课程从边缘走向中心埋下了伏笔。
    作为对庚子岁末朝廷重开新政的回应,张之洞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于光绪二十七年五、六月之交上奏变法三折,史称“江楚会奏”。其第一折规划学堂办法,明确以日本教科为典范,分为蒙学、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及专门学校五级:八岁入蒙学,“习识字,正语音”;十二岁入小学校习“普通学”,十五岁入高等小学,须“学行文法,学为策论、词章”;中学校“仍兼习策论、词章……词章一门亦设教习”,但管理较为松散:“学生愿习与否,均听其便。弁兵入学者,专学策论,免习词章。”(30)高等学校分七专门,“文学”附“中国经学”而属“经学”专门之下,入专门学校者也要“温习”中国经学、文学。在忽略“词章”的同时,却特别强调“策论”,当是为了跟该折后段所涉科举改试策论、经义的主张相配合(31)。
    紧接着,光绪二十七年九月,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上奏《山东大学堂章程》,借鉴登州文会馆的分斋制度,发明了以一所行省“大学堂”统摄从小学(备斋)、中学(正斋)直至专门学(专斋)全套学制的办法(32)。壬寅学制颁布以前,山东大学堂的复合模式被多地督抚效仿,引发行省一级兴建“大学堂”的风潮。袁氏所奏章程中的本国语文课程仍不显著,备斋、正斋虽设“古文”一门,其内容为“作中文策论、四书义、五经义”,且规定“备斋、正斋学生每月均作中文策论一篇,经义一篇,或作公牍、书记文字”,实可视作书院课艺的延续。以策论、经义为主,注重公牍、书记等应用文,亦是针对科举新章的要求(33)。随后,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并于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上奏直隶各属师范学堂、小学堂、中学堂拟定暂行章程。其中,本国语文课程通称“文学”,居经学后为第二科。其内容在师范学堂均为“策论”,惟三年毕业的第四斋自第二年起增加“经义”;小学堂前两年学“策论”,第三四年增“经义”;中学堂各年均学“古文、经义、策论”三项,基本延续了山东章程的以经义策论为重的方针(34)。
    可以看出,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对于新学堂本国语文教学的设想,含有配合科场改制的用意,或仍要培养章奏、公牍、记事等为官从政的文字能力,跟壬寅学制所体现的民间蒙学实践和外来学制资源,本处在渊源不同的两条思路上。张鹤龄编订“文章课本”之区分“理胜”“辞胜”,毋宁说更近于督抚兴学的路数。在壬寅学制照搬日本学制体系的表面之下,对于“读书”“作文”“习字”等新课程的理解,可能仍是课艺对策之学。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张之洞上奏《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以湖北经验挑战全国学制。其中有关本国文的内容,依旧漫不经心:小学、中学设“中文”科,居“修身/伦理”“读经/温经”之后;文高等学则将“道德学、文学均附于经学之内”,延续了江楚会奏的设计(35)。湖北学制指出“普通之学”“专门之学”“实业之学”“美术之学”的区别,以“启发国民之忠义,化成国民之善良”为要务,却尚未突出语文训练在造就国民过程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