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继承 创新 发展——谈文艺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8-08-31 文艺报 杜学文 参加讨论

    创新转化与现实性
    全面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弘扬其思想文化精髓。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继承与弘扬并不能简单化、机械化、形式化,而是要在确立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面对现实,解决当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使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各异的文明。这种源于文化的差异性事实上也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个性。民族的消亡并非仅仅是指其种族的消亡,更多的情况下是其文化的消亡。没有文化的内在价值,就没有民族的灵魂存在。因此,一个民族的兴亡与其文化的发展关系极大,在很多时候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坚守民族立场、壮大民族文化。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化使文化在相互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新的活力。而文化的同质化将造成文化的僵化。僵化的结果必然是消亡。实现现代化,虽然对人类文化的全球化交流融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并不能因此消解不同民族的历史差异与文化差异。保持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文化能够不断发展兴盛的基础。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通讯技术、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信息化,人类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快速。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加深要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这当然会出现文化的趋同性,并使这种趋同性不断强化。实际上,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文化同质化的过程。这恰恰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各民族在表面上为免于自身文化消亡的同时,实质上也在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其中,那些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对人类进步曾经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化形态自然担负着更为突出的责任。他们在解决自身面临问题的同时,也必须对自己既有文化进行调整、变革,以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并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与价值引领、审美范式。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对其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与现实意义的内涵进行现代性辨析。一些文化观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与这一历史要求相适应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这些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却不可简单照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是极为重要的。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数千年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奉行了“孝”的哲学。毫无疑问,“孝”在今天不论对家庭或是社会而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社会伦理的重要价值基础。但是我们当然不能把“二十四孝”中的诸如“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等内容继承下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义”精神是极为突出的。但这种基于家族亲缘关系与封建社会伦理的“信义”与今天的现实仍然存在很大不同。现代社会的“信义”精神应该更突出地体现在道德、法律与社会公义之上。我们的文艺作品,在表现这些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价值选择时,应该非常清醒地认识时代变革对传统文化新变的历史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才能使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转化。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是,能够为现代化进程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资源。现代化已然成为人类至为迫切的社会理想。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一些问题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十分关键,至为重要,甚至对人类能不能走向未来将产生决定性影响。解决这些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传统文化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方法与智慧。比如,面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给现代人以启迪。面对法的泛化、滥用,中国“礼”的精神及其“修身正心”的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救。面对国际事务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主义造成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合共赢”观念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论思想,等等。实际上,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现代性资源。这些思想资源不仅在历史上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对人类解决现实问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中看到了人类能够走向未来的希望,并把人类的未来寄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之中。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实现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这一前提是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知。同时,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寻找那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内涵,并使之得到转化。尽管目前的现实还有很多需要变革的方面,但同样存在更多的能够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变、发展的努力、成果。对于文艺创作而言,肩负着更为突出的使命。一方面,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发现并表现这种生动变革,应该通过塑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来表现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要实现文艺创作自身的现代化转化,在表现手法、形式结构、艺术类型、传播渠道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追求,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