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丁晓平:在大历史的矿区开掘

http://www.newdu.com 2018-08-27 文艺报 丁晓原 参加讨论

    
    丁晓平,1971年6月出生,安徽安庆怀宁人,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北京大学艺术系研究生班。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啄木鸟奖”。著述20多部,800万字。
    丁晓平,1971年6月出生,安徽安庆怀宁人,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北京大学艺术系研究生班。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啄木鸟奖”。著述20多部,800万字。 
    丁晓平的历史报告文学不是历史学中的学科叙事,而是他个人的、文学的历史纪实。他在“文学、历史、学术”的跨文体写作中,将“文学”前置,与此相应,他有着与这种自觉相适配的文学能力。
    丁晓平不是我的弟弟,我们只是本家。
    我瞩目晓平,是因为他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勤勉有为,风生水起,以卓然的实绩显示了他的存在。前些年,我们在谈论报告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时,不无担忧,那时,支撑这一文体的几乎全是上世纪中期出生的作家,报告文学似乎有点后继乏人。这两年这种状况有了可喜的改变。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相互砥砺,静安沉潜,在文坛树立起自己独具特质与价值的形象。丁晓平的《五四运动画传》《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世范人师:蔡元培传》《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铁汉丹心:国企党员干部好榜样张进纪事》等20多部、近800万字的作品,实实在在地确认了丁晓平在青年报告文学作家这个方阵中的领军地位。
    青年作家,报告文学,历史写作,这几个语词之间好像缺少某种实际上的逻辑关联。尽管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但是更多的青年作者似乎不愿把才华投放在这里;而即便是创作报告文学的,好像也认为其中的历史写作,应当是年长作家的事。因此,青年历史报告文学作家成了一种稀少的另类。丁晓平正是这样的另类,他的另类恰好成就了他的卓尔不凡。
    丁晓平对历史非虚构书写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同时更有一种作为青年作家难能可贵的自觉的担当精神。在丁晓平看来,“真实的历史永远比虚构的文学对人生的启示更有力量”,而现实的一种存在是,“颠覆、解构中国革命史”,“甚至否定历史”等等的“声音很混杂”,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更加有了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丁晓平进入历史、书写历史的原动力之所在。
    历史有着不同的构型和质地,相应地历史书写也是这样。有的作个人小历史叙事,有的基于家国民族构建宏大叙事。丁晓平属于后者。大题材、大人物、大视野、大主题,成为丁晓平写作的个人化标志。这样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尤其是中共党史书写的另一种形态。自然,这样的写作也更具难度,因为这类题材的写作其前置性已很丰富,而且对写作的制约也会较多。丁晓平是聪明的,这种聪明体现在他对题材开拓的创新性思维激活上。文学是一种智慧的事业,取新是它的基本要素。在非虚构写作中,题材的价值含量以及具体的取事导向,大致上决定着作品是否具有基本的意义。现在的报告文学写作,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题材的重复、视角的雷同,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与作者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不足有关。在这一点上,丁晓平的不少作品可以给出有益的启示。
    丁晓平与陈独秀是安徽怀宁同乡,他是第一个以作家和同乡的双重身份写作陈独秀传记的人。记写陈独秀的文章已有很多,丁晓平另取视点,从对象的人生行旅中,选择其中的“五次被捕”加以详细的叙说,以取事的出新生成了陈独秀叙事的新价值。可以说“五次被捕”和与此相关的纪实,是中共党史和国共关系史中具有重要信息价值的一节。而关于长征的文字更多。“长征,不只是中国革命传奇的名片,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底片;不只是中国从苦难辉煌走向繁荣富强的文化底色,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本色。”基于这样的深刻认知与理解,丁晓平对长征进行再叙事,从“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以9章的作品分别记写有关长征叙事的9个“第一”,构建了全新的较为系统的“长征叙述史”。这种文本置备,言前人未及言,信息量很大,拓宽了长征史写作的空间,是对长征书写的很有价值的补充。
    《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更是一部题材特异、视域宏阔的作品。所谓“另一半二战史”,是大国基于国家战略利益开展博弈较量的历史。作者并没有对东西方战场的战争作再叙写,这样的叙写已是汗牛充栋。这里的“另一半二战史”,其实是二战史更深层的部分,它不仅直接关乎二战当时的军事进程,而且更深刻影响到战后的世界格局与秩序。可见这是重大又重大的题材,但以往的中国作家鲜有涉及。丁晓平以宏阔的视野、独特的洞察,打捞尘封的过往,走进历史的现场,回放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镜头,真切生动地还原美国、苏联和英国首脑之间博弈的历史画面及其台前幕后的诸多细节。在连续剧式的历史情景剧中,有他们的真诚,更有他们的狡黠、智慧和计谋,一切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其中不乏历史的戏剧性,而“1945年的中国在他们政治博弈的谈判桌上只不过是一张牌而已”。大国博弈的结果是二战结束了,或者说赢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和平,冷战开始了。由此可见作品对大历史充分的概括和对中国现代史透彻的省察。
    对于历史非虚构写作,丁晓平有着自己清晰明确的价值预设,即遵循“真实、严谨、好看”的创作标准,坚持“文学、历史、学术的跨界跨文体写作”。这是深得这一类写作大旨的有识之见。历史非虚构写作,理所当然有“真实”、“严谨”,“学术”支撑这样的“历史”的达成,而文学是呈现历史的一种方式。真实客观地呈现有意味的历史,是历史非虚构成立的基本逻辑前提。在丁晓平看来,“历史就是史实和真相,保证作品的‘真实’;学术就是思想和观点,保证作品的严谨”。在写作实践中,丁晓平也是这样努力求取的。《王明中毒事件调查》就是作者探求历史真相的一个典型文本。王明的中毒,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下的特殊政治关系,滋生为一个棘手的政治事件。王明夫妇将原本为一起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医疗技术事故,演义成毛泽东故意使人下毒的“政治阴谋”,广泛流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桩“谜案”。丁晓平以“调查”立题,以新发现的尘封70年的有关原始档案为物证(作品附录有作者辑《王明中毒事件调查原始历史证据》影印件近80页),以采访到的健在的亲历者和当事人为证人证言,对王明的捏造歪曲之词进行了逐一质证和辨析,还原了历史的真相,澄清事实,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此外,作者襟怀对历史的宽容之心,正视历史人物的局限。作者认为,靠“笔杆子”起家的王明和靠“枪杆子”起家的毛泽东,他们具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但是“志同,道不同”。基于这样的理解,作品没有简单地将王明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而是力求写出他的复杂性。“王明还是那个王明,坚持却又没有坚守,有才气又缺少骨气,自尊却有些自卑,妄自尊大却又有些妄自菲薄的一介书生”。这样的表述,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因而《王明中毒事件调查》全书读来就更为真实,叙事的信度也高。
    丁晓平的历史报告文学不是历史学中的学科叙事,而是他个人的、文学的历史纪实。丁晓平的写作坚持历史与文学的统一,对于文学,他以为,“文学就是语言和结构,保证作品的‘好看’”。写实作品中的文学性涉及的因素很多,对写作主体而言要紧的是要具有较强的文学意识和文学能力。丁晓平在自己的“文学、历史、学术”的跨文体写作中,将“文学”前置,从中可以看出他有着不一样的文学自觉。与此相应,他有着与这种自觉,与历史非虚构写作相适配的文学能力。
    文学能力在历史非虚构写作中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和结构能力两个方面。语言能力既是一种天赋,更是后天的历练习得。丁晓平的文字凝练流畅适体,辞达而又意趣,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同时,结构对于作为叙事文学样式的报告文学写作特别重要。丁晓平作品吸引读者的或者是好看的就是故事。埃德加·斯诺写了著名的《西行漫记》,而他本人的传记自然是读者很感兴趣的。在《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中,对于斯诺初来中国的生活和采访,他是怎样进入延安红区的,丁晓平的叙事充满了故事性。丁晓平的历史写作,大多属于人物传记。写好人物传记关键是要得人物其形见传主其神,形神兼备。丁晓平笔下人物的特殊性,使其叙事更注意了传主自身的个人叙事与其志业的宏大叙事的关联。人物的人生行旅故事中,有他林林总总的“形”,而“形”中显示着其“神”,精神、品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