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共性特征,只不过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两者呈现出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视角切入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是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自身理论建构和中国化进程的,同时也有助于传统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和当代复兴。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辩证思维可概括为以下四种:文艺作品构成上的“相生”辩证法(虚实相生)、文艺作品创作中的“相感”辩证法(心物相感)、文艺作品批评上的“相对”辩证法(美丑相对)、文艺审美境界上的“相碍”辩证法(天人相合)。这四种辩证法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否定之否定关系,即,后者可以解释和概括前者、作为前者的理论基础,反之则不行。最后的“相碍”辩证法揭示了一切辩证关系的根本来源以及辩证法的实质,超越了这个“相碍”辩证法也就超越了一切相对性,获得了对于绝对真理(即传统文化中的“道”)的直接认知。因此,上述四种辩证法以及四重超越过程就是传统文艺对于“道”的追寻过程,它体现着“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艺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的内在契合性和相通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文艺理论、辩证法、相通性 作者简介:何艳珊,就职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博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王 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研究”(课题编号15ZDB023) 近年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理论也存在如何与传统文化相通相容、共同发展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外来理论只有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有机融合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而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继承传统文化愈多,在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上愈难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接,而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又往往缺少了中国文化自身特有的意蕴,因而迟迟无法将两种体系有机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短短百年内被中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绝非偶然,这一事实本身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具有高度契合性和相通性的。只不过由于两种文化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才导致两者在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透过这种表层差异,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两者的很多共同特性,如强调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传统文化中相生相克的五行思想、阴阳原则以及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智慧等学说也都表现出显著的辩证思维,只不过这种辩证性是隐含在阴阳五行、伦理道德、文艺美学等传统文化土壤当中的,并没有通过系统的哲学术语和理论体系彰显出来。 有鉴于此,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视角切入我国传统文艺理论是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和当代复兴的;反过来看,由于辩证思维已经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文艺作品分析、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等等,因此,借助这种解读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自身的体系建构。因为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美学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们现在还缺乏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美学理论”,还缺乏“利用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当代中国的艺术结合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辩证思维概括为“相生”(虚实相生)、“相感”(心物相感)、“相对”(美丑相对)、“相碍”(天人相合)四个层次,分别涉及文艺作品构成、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审美境界四个方面,在系统阐发我国传统文艺理论的文化特色和学术价值的同时,亦有助于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建构。 一、“虚实相生”:文艺作品构成上的“相生”辩证法 辩证思维源自于人们对于天地自然之规律的观察和抽象,这一点无论是马克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由此提出了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辩证法;而中国文化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由此也提出了也具有辩证性的“有无相生”理论。《老子》在第一章中就用“有”、“无”之间的对立统一对中国文化的世界观进行了哲学概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二章中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上述引文的大致含义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存在,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在所有的矛盾体中,有和无是最基本的矛盾,我们可从“常有”和“常无”两个视角窥探世界和宇宙的终极奥秘,此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中的“有”和“无”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指“存在”和“不存在”。所谓“存在”(有)是指某物占据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不存在”(无)则与之相反,这一对在西方哲学中截然相反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却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不仅互为基础,而且还能够相互转化。《老子》曾列举过很多形象的例子,比如器皿的中间部分是空的(无),但正因为这个空,器皿才能够作为器皿来使用;房间的内部也是空的(无),但正因为这个空,房间才能够作为房间来起作用……。也就是说,对于器皿、房间等现实事物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是互为基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从空间角度上来说的,如果从时间角度来看,“存在”和“不存在”就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比如鲜花本来是不存在的,春天的到来使得鲜花开放,这就从“不存在”转化成了“存在”(无中生有);春天逝去,鲜花凋零,这样又从“存在”转化成“不存在”(有化为无)。由于时间本身是流动不息的,所以任何处在时空当中的事物,无论是无生命的物质还是有生命的动植物,都时刻处在“有无相生”的状态中。因此,“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可以涵盖时空当中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可以涵盖文艺作品,因为文艺作品也是万物中的一种。 “有无相生”表现到文艺作品中就是“虚实相生”,它是中国传统绘画、音乐、戏曲、诗歌、文学等诸多文艺作品在结构组成上的共性特征。以绘画为例,齐白石先生绘虾,只画虾而不画水,让人们通过虾的形态去想象其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场景。这个没有被画出来的水就是画作中的“虚无”部分,但“虚无”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最有中国审美趣味的部分。此类“留白”手法在传统绘画中是十分常见的,如《富春山居图》中的无边天际,《寒江独钓图》中的浩渺江水都属于画作中的“虚无”部分,它们和画作中“实有”的部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辩证统一体。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唐代吕温在《乐出虚赋》中说:“其始也,从妙有而来,向无间而至”,“根乎寂寂……率尔熙熙”;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都是音乐音响形态上的“有无相生”、“动静相生”;中国传统音乐在记谱上还具有“定谱不定音,定板不定腔”的特点,那些在乐谱当中没有被确定下来的部分就是音乐作品中的“虚无”部分,它们和乐谱中被确定下来“实有”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完整音乐作品。此外,中国戏曲表演中常用挥动马鞭代表骑马、用摇动船桨代表乘船、用上楼的动作代表楼梯、用跑圆场代表走了千山万水……这些也都属于“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的诗词创作和文学创作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与“意”之间也构成了“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 由上可知,“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是贯穿中国传统文艺各个领域的总体原则,由此笔者将这一辩证关系概括为“相生”辩证法,指的就是文艺作品构成上的有与无、虚与实、大与小、动与静、言与意等不同矛盾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无相生”和“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最明显,也是最表层的辩证关系,其理论根源是“心物相感”的“相感”辩证法。也就是说,有与无、虚与实之间的对立统一来源于心与物的相互感应。正是由于“心物相感”才会形成“有无相生”“虚实相生”的种种现象。因此,下面笔者就来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文艺创作中的“心物相感”辩证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