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李修文:袈裟磨破,山河未老,相信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8-08-06 三峡晚报 冯汉斌 参加讨论

    
    原标题:“袈裟磨破,山河未老,相信文学”——本报专访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
    “我为李修文早熟的才情所激动,为他那空灵、华丽、凄迷、洗练的文笔所倾倒”,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如是说。是的,卓具才情的李修文,是一位对世界怀有深情爱意的写作者,早岁即以小说《滴泪痣》驰名中国文坛,近年,其首部散文集《山河袈裟》更是一纸风行,洛阳纸贵,连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都激赏不已:“李修文的文字苍凉而热烈,千回百转,渐迫人心,却原来,人心中有山河莽荡,有地久天长。”7月21日,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李修文当选新一届湖北省作协主席,他也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在任省级作协主席。8月2日,李修文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这无疑是一场持久、缓慢的采访,7月21日,新当选的李修文主席在他下榻的酒店专门为三峡晚报题词:“袈裟磨破,山河未老,相信文学”,他爽快地答应两天后接受专访,但此后,因为各种事务接踵而至,我们事先约定的访谈不得不一再推迟。但正是这种不可违抗的“推迟”,让我们当天的访谈持久而厚重,缓慢而深入。李修文主席显然是一位锐利的谈话者,谈到写作时,他说,“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写作都是一场祷告”;谈到先锋文学,他表示永怀感恩之情;而对省作协的工作,他强调在坚守的基础上,再去讨论新的可能性。他目前正在做的,是写一本新的散文集。
    “作协主席不算个什么官,一个文学界的服务员而已”
    记者:您28岁就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在不久前的省作代会上,您当选为湖北省作协主席,也是湖北省历史上最年轻的作协主席。新官上任,说说您将坚守什么,又将带来哪些改变?
    李修文:作协主席不算个什么官,一个文学界的服务员而已,我也肯定不会把自己视作一个什么官,事实上,湖北省作协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做得不错,基层作家、青年作家的培养、重点项目的扶持、对网络作家的团结和融合等等工作都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所以,只要做得好的工作,都需要继续坚守。在坚守的基础上,再去讨论新的可能性——文学的可能和文学组织工作的可能——这两者需要比翼双飞。
    “戏曲早于文学影响了我”
    记者:在持续多年的小说写作之后,您不惜花费两年时间创作出了48集《十送红军》的剧本,不仅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也重走了长征路。从小说创作到编剧,中间发生了什么?
    李修文:这其中并无什么特殊的力量,就是我一直对影视剧本有持续的兴趣。最早的时候,当我还没有读过多少文学书,我就已经先看了很多戏曲,也就是说,戏曲早于文学影响了我,所以这种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有朝一日来写剧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写剧本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写作的转向,而是我个人写作的两种可能而已,未来我还会坚持齐头并进,也还会尝试别的文体写作,一个作家写什么又打算突破什么样的边界,许多时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还是将一切交给命运和纪律吧。
    “对于先锋写作,我是永怀感恩之情的
    记者:去年,您推出了备受好评的散文集 《山河袈裟》,把笔触对准“人民和美”,记录普通人的情感与尊严。您曾经追随先锋文学的潮流进行小说创作,但在散文集《山河袈裟》中明显回归传统文化,沉入中国大地,是什么促使您的写作实践转向?另外,请谈谈您散文中的奇崛之美与屈原和楚文化的关系。
    李修文:先锋写作的潮流,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的促进是件非常好的事,所以,就算我今天如你所说“沉入中国大地”,某种对于文体和形式的突破,仍然是自由的少拘束的,我想,这就是先锋写作的潮流带给我的底子,对于先锋写作,我是永怀感恩之情的。我并没有什么转向,对我来说,一个频繁变化的作家,反而是可疑的。我今日写作的魂魄,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一直持续抱有强烈兴趣的,仍然是人的生命力这个主题。因为个人生活疆域的变化,我走出书斋,在尘世里有了一些经历,也在尘世里遭遇了一些值得记下的人事,我就诚实地记录下了他们,如此而已。
    你所说的“奇崛”之美,我倒觉得是个见仁见智的东西,说真的,我并不知道我写的哪个部分能够被认作是“奇崛”的,但是,写作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一个作家或文本的幸福,往往来自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我们生活的这片地方,就是古代楚国的属地,楚国文学的形成,最早发源于“焚火夜祷”的传统,我自己和楚文化的关系,大概仍然躲在这几个字里——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写作都是一场祷告;因为祷告,我需要在大地上生起火堆,向万物发出祈求;因为祈求,我需要保证自己时刻相信镌刻在天地万物之上的纪律与准则,并且敬畏它们。
    相比写作,有时候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更加重要
    记者:您曾说过,“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现在当选为省作协主席,对写作还会作如是观吗?写作在您的生活中到底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李修文:当然,作协主席并不是一座牢笼,我也不会被它囚禁,今日之我仍然是过去之我,尤其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它几乎是我唯一的生活方式,我会尽一切可能去捍卫这种对我的生命有拯救功能的生活方式,这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含糊的。事实上,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相比写作,有时候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更加重要。
    记者:写作之外,您还有哪些特别倾心的爱好?它们与写作发生过关系吗?
    李修文:写作之外,我的爱好并不多,无非是读书与旅行,我想,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这两者都会和他的一生产生紧密和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对网络文学抱有好感和敬意
    记者:湖北网络文学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匪我思存、当年明月、猫腻等知名作家,您如何看待网络写作?
    李修文:说来惭愧,我对网络文学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正在试图进行了解,如你所说,湖北的确有很多大神级的网络作家,我对他们抱有好感和敬意,因为我知道:文学史上的每一次巨大新变,无不是生动蓬勃的民间力量涌入、打乱既定秩序后生成的,在今天,网络文学就是这股巨大的力量。当此千年未有之互联网社会,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冲撞、混合很有可能才刚刚开始,新的文学样式和文学精神尚未露出端倪,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耐心去期待它们最后的融合汇聚。
    《里尔克诗选》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记者:如果说山河是袈裟,读书可否算作另一件袈裟?您平时有没有一个读书计划?最近在读什么书?能否给写作者推荐一本书?
    李修文:我没有明确的读书计划,逮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最近在读的是葛亮的小说《问米》,承蒙他寄赠,我打算认真读完。一般而言,我首先向写作者推荐《里尔克诗选》,它一直是我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书,我从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吸了不少气。
    正在写作一本新的散文集
    记者:说说您最近的生活和写作计划。
    李修文:我的生活极其平常,无非是读书写作,现在大概会增多一些省作协的公务,公务和写作在身,大概也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活计划了。写作上,我正在写作一本新的散文集,写得很慢,经常需要字斟句酌,甚至需要推倒重来,但我不急,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