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回归汉语雅正的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8-08-01 光明日报 张家鹏郑超 参加讨论

    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联袂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团队共同编纂的我国首部《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以下简称《比兴大词典》),经东北大学出版社甫一推出,就引起了古典文学研究、诗词创作与研究、接受美学研究、出版界、文化教育与媒体传播等众多领域的关注,其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出版价值不容低估,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化建设与繁荣,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作用。
    先说辞书编纂出版利在当代之理,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审视:
    第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子孙永不贬值的人文财富,其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在文学家族中独占鳌头。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模式的文化在不断进行碰撞和融合,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系统,犹如通向四面八方的桥梁,连接着世界各个角落,海外“汉语热”恰似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比兴大词典》这部多功能辞书的问世,不仅为国人提供了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为世界上喜欢汉语的朋友们提供了学修汉语言文学和中华文化的经典工具,其功之大难以罄言。
    第二,母语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语言充满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当下,我们的母语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例如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干扰了现实生活中母语使用的规范性,违背了传统的语言表达习惯,导致中文词语遭到畸形变异恶俗的污染。又如,荒腔走板的外来语、肆意破坏母语使用规范的广告语,以及在弘扬“真我光环”笼罩下涌现的庸俗化词语等,不停地侵蚀着母语健康的肌体。这部大词典的出版,说到底是完成了一项难能可贵的母语建设工程,对于抵制语言变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捍卫母语的雅正传统,具有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重大意义。
    再看辞书编纂出版功在千秋之由。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的一种交际工具。每个词语都积淀着表述意义、价值意义、审美意义和民族的思想品质。一言以蔽之,中文词语具有无穷魅力,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母语兴,国运兴;母语兴亡,匹夫有责。这部词典的作者们,响应时代召唤,高瞻远瞩,在深切感到书写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文言文渐去渐远的时候,在年青一代受到社会浮躁心理、急功近利情绪影响而对母语情怀缺失的时候,应时代之需,不忌惮辛劳,查阅历代诗词作品旁及文献典籍,挖掘裒辑,用心血乃至生命打造成辞书精品,为力求母语永葆青春、增强国民善念、开发国民智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作为与这部词典一样,功在千秋,泽及后人。
    《比兴大词典》的作者们,紧紧抓住开拓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用创造性劳动凸显辞书编纂工作新视域。概言之,有如下三点可道:
    其一,《比兴大词典》虽然是在30多年前《古典诗词比兴小辞典》基础上扩撰而成的,但傅璇琮先生以新时代构筑文化强国的高度责任感,重新启动了这一工程。词目增加至1500余条,文字量从30万字扩充到150万字,收录的词目涉及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不仅是量的变化,而且在体例设计、选词标准、释义规则、学术品位等多方面判然出新,开辟了辞书编写的新视域,使《比兴大词典》具有了开创性特质,填补了我国汉语工具书编纂方面的多项空白。
    其二,在内容方面,《比兴大词典》对词条的解释不局限于本义和引申义,还对其比兴、象征、拟人、拟物、借代、暗示、隐喻、双关、对比、联想、烘托、渲染等多项表意方法作了归纳。查寻词条时如遇生僻字词,则有注音释义相助。同时,还列出了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例如词条“霜”,《比兴大词典》列举了15种用法,搜寻出108个语例。在15个义项中,除了“霜”的原始义项之外,有13个是由词义生发的比喻义,另有一个是在具体语境中带有引发情感表达的起兴之意。在比喻义项中,又细化为相近喻义的不同指意。例如,在第6-9个喻义的用法中,同为表现颜色光泽特征,又剖分为4个意蕴不尽相同的用法,揭示出喻义内涵的丰富性。与此同时,作者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已有辞书中的错误予以更正;对相同的义项,找出大量鲜活的例证予以充实。缘此,这部词典兼具了字典、词典、类书的性能,既可为读者阅读、鉴赏和研究古典文学作品提供一部多功能的工具书,也为诗词创作者提供了开阔眼界、启发灵感的秘籍。
    其三,该辞书最大的创新亮点是裒辑词条,以“比兴转义”为取向。这不仅是对辞书编纂视域的新突破,亦是对探索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研究新路径的宝贵尝试;因为“比兴”内涵多元,意蕴深广。《周礼》记载,乐师之长从事诗教便使用了“比兴”术语。其初始指意是《诗经》的语用功能,伴随历史演进,转指诗篇命意的讽喻作用,及至后来才指诗歌艺术的表现方法,其间还将比兴视为修辞手段。总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水准不断提升,而学人思维的目光对比兴关注度略无减弱,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乃至与传统文化多个支系打成一片,致使比兴成为学术难攻的“堡垒”。睿智的词典主编将比兴与转义“联姻”,既化解了词条释义的难题,又促发辞书形成了学术上新的生长点,令辞书学术价值产生飞跃,成为名副其实的认识、探赜中华生态文化的窗口。
    这部辞书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有几点经验和启示特别值得当代学人借鉴和思考。
    首先,所有参加编写工作的专家、学者虽有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但出于对文化创新的认同,对抢救文化遗产紧迫性的认知,全身心投入编纂工作,并把这项工作视为不留遗憾的光荣任务。主编们不顾老迈,孜孜矻矻,昼夜兼程,一直战斗到辞书付梓、成果问世方休。他们的文品、学品及人品,值得我们敬重。
    其次,这部大词典断断续续历经30余载的苦心打磨,凝聚了四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纳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得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与财力支撑,这是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可效法的经验。
    最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组织编撰工作。写作团队建立了一个QQ群,每每碰到问题都会放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讨论的或几人或几十人,虽地处天南地北,却宛如同室,互相揣摩推敲,落实了词条筛选和释义必得科学、精准的原则。在初稿完成及此后审稿统稿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电子软件及其他搜索引擎,为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提供了科技支撑。
    总而言之,完全可以断言,这部辞书如能继续打磨完善,必将成为传世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